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在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需追究過錯方的責任,追究是誰的責任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這種過錯當然包括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存在的過失。另外一種情況是當事人的締約過失對合同本身的成立及效力不存在影響,僅因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獲悉了對方的商業秘密,之后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了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據此我們可以將締約過失責任限定在以下三種情況討論其賠償范圍。
(一)合同不成立。理論上,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存在三種利益:期待利益、履行利益、誠信利益。所謂期待利益,是當事人訂立合同期望得到的利益。期待利益是當事人通過訂立合同想要達到的目標,在合同談判過程中該種期待是變化的,當合同成立后才被確定下來。所謂履行利益,是指合同已經成立以后,在合同已經得到全面履行的情況下,當事人從中獲得的利益。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的期待利益,只有當合同被全面履行后,期待利益才能變成履行利益。如果合同沒有得到履行或者沒有得到全面履行,當事人只能通過追究對方違約責任的救濟方式補足。合同有效成立前,不存在期待利益和履行利益。所謂誠信利益,即信賴利益,“在大陸法中,信賴利益又稱消極利益或消極的契約利益?!币话恪笆侵笩o過錯合同一方當事人因合同無效、不成立等原因遭受的實際損失?!?/p>
締約過失導致合同沒有成立的信賴利益損失主要是費用的支出。
(二)合同成立但無效或者被撤銷。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被撤銷的合同與無效合同一樣,均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法律對合同無效的處理要求恢復到沒有訂立合同的狀態(恢復原狀)。所以,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締約過失造成的損失必須是已經實際發生的損失,包括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和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所受到的損失,不包括可得利益損失。因為只有在合同有效的情況下當事人才能獲得可得利益,任何一方不可能依據無效合同而獲得利益,《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充分體現了這一立法意旨?,F在有很多關于農村房屋買賣的判決,在認定合同無效后,將房屋拆遷補償作為購買方的損失要求出賣方給予賠償,這種認定是錯誤的,在本質上將合同無效向前追溯恢復原狀的法律要求,變成等同于合同有效向后全面履行法律后果,混淆了無效合同與有效合同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非法集資如何處理
2021-01-26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4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