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內涵不同。合同違約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或不按約定履行合同時,應給付對方當事人的由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一定數額的貨幣。合同賠償金是法律強制民事違法行為人向受害人支付用以彌補受害人因違法違約行為所遭受損失的金錢。違約金有法定違約金和約定違約金兩種,如固定比率,浮動比率是兩種法定違約金,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必須在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幅度以內,約定具體支付違約金的比率。約定違約金,完全基于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的自行約定,法律一般不加干預。賠償金是合同簽訂、履行中的違法違約行為導致的實際損失額。
二、責任前提不同。合同違約金和合同賠償金承擔責任的前提是各不相同的。承擔合同違約金責任的前提,一是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的約定和有關強制性法定,二是合同當事人違約行為已實際發生,且有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條款或者有關法規對某種合同規定了強制性法定違約金時,才承擔違約金責任。反之,不承擔違約金責任。承擔合同賠償金的責任前提是因合同一方當事人違法、不履行或不當履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后的懲罰和補償,關鍵是違法因違約且必須已造成損失。顯然,違約金責任前提是約定和法定,不以損失擔負,賠償金責任不是約定和法定,是以違反合同履行義務所造成的損失為擔責前提。
三、確定時間不同。違約金是合同訂立時約定或某類合同之法定,且未開始履行合同義務就將約定違約金的內容寫入合同條款。賠償金是合同成立后,在履行中或履行后因履行義務不當給一方造成損失時,事后根據違法違約過錯,造成損失多少依法強制履行合同義務不當一方向另一方支付與損失相應的貨幣或財物補償。兩者確定責任時間有事前與事后的明顯區別。
四、責任認定不同。違約金責任是否承擔,認定的依據是合同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是否有違約行為,有違約行為,則要承擔支付約定或法定違約金的責任,反之不承擔支付違約金責任。賠償金責任承擔,認定的依據是合同當事人一方因有違法(欺詐,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損害社會公益,違反法規)或者故意違約不當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而實際造成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可計可預見的損失,且要求主張合同賠償金的一方必須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另一方的過錯和所造成的損失,提供不了確鑿證據,賠償金的主張則不予支持。
作者:詹*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侵權責任采過錯原則歸責嗎
2021-02-17公證處公證過的證據有效期是幾年
2020-11-13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交通事故檢驗鑒定時限
2020-12-30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