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說明書注意事項免責條款怎么寫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三條 【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一)確認免責條款的效力,如同確認其它民事法律行為一樣,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要件。一般情況下,只要經當事人協商確定的免責條款,不違及社會公共利益,法律是承認免責條款的效力的,否則就沒有合同自由可言了。確認免責條款有效,應具備的法律要件:
(二)必須符合社會公共利益要求。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訂立,必須要保障公民及親友的生命健康、名譽、榮譽、財產等免受損害,必須維護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否則無效。
(三)必須合理分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益與風險。合理分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益與風險是免責條款的主要功能,也是其合理性因素之所在。司法實踐中,大多免責條款是在既有的價格、保險等機制的背景下合理分配風險的措施,是維護企業的合理化經營、平衡條款使用人、相對人乃至第三人之間利益關系的手段,它不是對國家強制性的否定,也不是對法律的譴責和否定違約以及侵權態度的藐視。如購銷合同中,免責條款常起著分配風險的作用,并由此決定誰在實際上投保抵御風險,左右著合同標的價格。此類免責條款只要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均應屬于有效。但不能合理分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益與風險,限制或剝奪另一方當事人權益或故意加大另一方當事人風險的免責條款,當屬于無效。
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約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來合同責任的條款。免責條款常被合同一方當事人寫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之中,作為明確或隱含的意思要約,以獲得另一方當事人的承諾,使其發生法律效力。就其本意講是指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或格式合同提供者提供格式合同時,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責任而設立的條款。因此說,免責條款以意思表示為要約,以限制或免除當事人未來責任為目的,屬于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免責條款是將免責的類型寫上去,如果免責的類型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那么即使聲明的免責條款也是不能夠生效的內容一定要合理合法才可以,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08寵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賠償責任主體是誰
2021-01-18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