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姓名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根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實施)第一千零一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四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或者名稱權。
第一千零一十五條 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二、姓名權被侵犯怎么辦?
法律規定:公民的姓名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針對不同的侵權方式和后果,受害人可以采取下列民事救濟方式:
1、停止侵害。
當侵害姓名的行為正在發生或者繼續時,受害人有權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侵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停止侵害。這是最基本的民事責任方式,其目的和作用是防止出現進一步將侵害姓名權的結果擴大。
2、賠禮道歉。
在行為人由于干涉、盜用或假冒他人姓名,給受害人造成了一定損害,但后果不是很嚴重,受害人也能夠諒解的情況下,由侵害人以口頭的或書面的或登報的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承認自己的過錯,保證以后不再重犯,求得受害人諒解。
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在行為人干涉、盜用或者假冒他人的姓名、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后果,受害人人格受到侵害、名譽遭到貶損的情況下,受害人有權要求侵害人為其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一般要求在多大的范圍內造成影響,就應當在多大的范圍內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其方法可以是在報刊、雜志上刊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材料。
4、返還財產。
行為人由于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從事民事活動而占有了受害人的財產,受害人有權要求返還,侵害人應無條件返還財產。
5、賠償損失。
對于物質損失,損失多少就要由侵害人賠償多少。對于由于侵害人的行為而給受害人造成極度精神痛苦,有精神損害存在的,受害人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害人的故意程度、損害后果、影響范圍、雙方經濟狀況,判令侵害人給予受害人一定的精神賠償。
綜合上面所說的,姓名權是屬于個人所擁有的權利,而且此權利國家也給出了規定只能自己使用變更,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進行使用;所以,自己的權利就要懂得自己來保障,如果要進行變更自己的名字那么也需要直接到當地的派出所進行辦理相關的手續。
如何判斷是否侵犯了姓名權?
姓名權立法解釋是怎樣的
姓名權包括肖像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實用新型專利是不是沒什么用
2021-02-08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名義出賣農民土地怎么辦
2021-03-12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空白的安置補償協議可以簽嗎,會有什么風險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