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表現有哪些?
侵犯姓名權的表現: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盜用他人姓名。
1、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2、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二、侵犯姓名權構成要件
1、侵害行為
根據《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一千零一十二條的規定,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由作為的方式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干涉、盜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
未經權利主體的同意或授權,擅自以權利主體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權利主體、不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
(3)假冒姓名。
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進行活動。
2、行為人的過錯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以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為要件。行為人故意的情況下,其行為構成侵害他人姓名權,如果行為人因過失而將他人的名字弄錯,不應認定為侵害姓名權。在實踐中,我們一概以故意實施的行為即構成侵犯姓名權,過失則不構成侵害姓名權,在侵害姓名權的訴訟中,原告只要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就可以推定被告有過錯,而被告是否存在過錯,則要由被告自己舉證加以證明。
3、損害后果
侵害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盜用、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故意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就可以認定已經造成了損害后果,受害人列出其他特別的損害事實,即可主張權利。
4、侵害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與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的因果關系并無實質差別,但是由于侵害姓名權的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合而為一,受害人只要證明其姓名權受到侵害即可,無須證明損害后果的存在。
姓名權是每個人所獨有的,除非名字的所有人授權給其他人使用,否則任何不適本人使用自己名字的行為都已經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權。一旦發現此種行為的存在,是可以依法要求侵犯姓名權的主體支付賠償金的,對于不賠償就可以起訴。
侵害姓名權怎么救濟
有哪些侵犯姓名權的行為,姓名權有什么內容
侵犯姓名權怎么處理,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質押合同公證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22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標準體
2021-01-09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土地出讓金與轉讓金是一回事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