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專利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一章第二條:對“發明創造”作出了如下定義: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外型、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我國專利法規定,可以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有兩類,一類是產品發明,一類是方法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只適用于產品,不適用于工藝方法。
二、職務發明創造分為兩類:
1.執行本單位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包括三種情況:
(1)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后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在第(3)種情況中,只有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才構成職務發明創造:第一,該發明創造必須是發明人或設計人從原單位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后1年內作出的;第二,該發明創造與發明人或設計人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聯系。
2.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氨締挝坏奈镔|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一般認為,如果在發明創造過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了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料以及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這種利用對發明創造的完成起著必不可少的決定性作用,就可以認定為主要利用本單位物質技術條件。如果僅僅是少量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且這種物質條件的利用,對發明創造的完成無關緊要,則不能因此認定是職務發明創造。對于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如果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專利法中所提出的發明創造的概念,是針對公民需要根據自己的發明和設計情況申請專利的具體認定情況,相關情況是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的,特別是對于專利的具體處理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而定,避免出現專利權認定錯誤的情況。
不授予專利的發明創造主要有哪些
職務發明創造的認定是怎樣的
關于職務發明創造的歸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什么是機動地
2020-12-11農村換地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9高鐵拆遷是強制性的嗎,必須拆遷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