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會拍照觀眾侵犯肖像權嗎?
展會拍照只要經過對方的同意且不以營利為目的就不是侵犯肖像權。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如協商不成,可以起訴到法院,請求依法判決。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肖像”,從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美術意義(或攝影)上的肖像,是指通過繪畫、攝影等藝術手段,使肖像權人的人物形象在物質載體下再現的一種觀賞造型作品。
法律意義上的肖像,則蘊含了肖像權人基于其肖像而享有的人格利益。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肖像是藝術地再現自然人的外貌形象。
通常,我們判斷人物的外部形象表現是否構成肖像,應結合其表現的形式和表現的部位來看待。
首先,必須人物形象必須具有肖像特征。一是其表現形式即通過攝影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圖像;二是肖像還必須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姿態、容貌、表情等主要特征;三是肖像必須真實可辯、熟知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肖像。
其次,必須是特定的公民肖像的事實。公民肖像在圖片中,應占整個圖像中被凸顯的主體地位,被作為特定對象來表現,而不是作為陪襯體;同時目的也不是通過肖像使用(手段),來達到目的。
2、肖像具有物的屬性。
肖像被藝術地再現,應是具體地、獨立地被固定在某一特定的物質載體上(如相紙、電視屏幕、報刊雜志等),它是來源于肖像權人又獨立于肖像權人的客觀視覺形象,能夠為人所支配、控制和處分,并具有一定的財產利益。
3、肖像是肖像權的客體,表現了自然人特有的人格利益。
所謂的“財產利益”并非產生于自然人外貌特征本身、而是基于肖像產生的人格利益所派生的,并體現了不同的人格利益需求。對自然人的肖像權給予法律上的保護,實際上就是對人格利益保護的需要。
所謂 “肖像權”,是一種專屬于自然人的人格權。法律意義是:自然人對自己通過造型藝術或者其它形式,在客觀物質載體上的再現自己的形象(肖像)所擁有的不可侵犯的專有權。
公民在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是我國法律規定保護肖像權的對象。它包含基于肖像所體現出的人格利益上之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
綜上所述,因為在展會上大家都會看見自己的喜愛的事物之后選擇用照相的形式記錄下來,此時如果出現在照片中的人物存在肖像權的問題的話,只要拍照者不是盈利或者征求了對方的同意之后是不屬于侵犯的范疇的,但是對方也是有權利要求刪除的。
2020最新侵犯肖像權賠償標準
侵犯肖像權要承擔哪些責任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手寫字據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20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借法人資金需要寫借款協議嗎
2021-03-18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