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屬于侵犯藝人肖像權的行為有哪些?
(1)政治家、影視和體育明星以及其他公共人士,在公開露面時,不得反對他人拍照;
(2)參加游行、示威和公開演講的人,因其活動目的具有公共性,則不得反對他人對上述活動拍照;
(3)有特殊新聞價值的人,不得反對記者的善意拍照。如特別幸運者或者特別不幸者、重大事件的當事人或者在場人等,均屬這種情況;
(4)嫌疑犯不得反對司法人員為司法證據目的的拍照;
(5)肖像專用權是指使用肖像來標記和表彰自己的權利,即決定是否使用、如何使用肖像的權利。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使用其肖像。
二、特點
1.肖像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擁有肖像及其肖像權利。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由于不存在客觀的、能夠獨立反映其容貌的“肖像”,因此不享有肖像權。(法人的“企業形象”不是指人的肖像,而是有關法人的經營、規模、管理、效益、資信以及產品質量等綜合狀況及社會評價。)
2.肖像權也具備一種財產利益,這種財產利益是通過肖像權人的人格利益所派生和產生的,它允許肖像權人在一定的范圍內有限度地轉讓肖像權,允許他人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從中獲得應有的使用價值。
3.肖像權還是一種標識性人格權,具有基層性。基本作用在于以外貌形象標識人格,借以辯識每一個特定的自然人。(而姓名權是通過文字符號標識人格)。
三、侵權認定標準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
一是未經本人同意;
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在我國的法律中,都會保障著公民的各項權益,但是因為藝人、政治家以及其他的公眾人物的特殊性,所以他們的肖像權也會與普通群眾有所差異,除了在上述的文章中寫明的一些情況下,公民也要注意不要隨意的侵犯公眾人物的肖像權,否則自身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怎么樣才算侵害肖像權
侵犯肖像權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0最新侵犯肖像權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