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開庭后結果多久能出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仲裁可以不開庭嗎
不論發生什么糾紛,在找中間人或有關單位調解時,一般都要雙方當事人到場,三對六面,講清事實,予以解決。就是起訴到法院,在第一審審判時,不管是普通程序還是簡易程序,也要求雙方當事人到庭,開庭審理。《仲裁法》第三十九條也規定,“仲裁應當開庭進行。”但此條又規定,“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據仲裁申請書、答辯書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決。”也就是說,仲裁庭仲裁案件可以不開庭。它是“仲裁庭應當開庭進行”外的一種補充形式。
不開庭審理就是書面審理,在當事人及其他仲裁參與人不到庭的情況下,仲裁庭根據雙方當事人提供的書面材料和證據材料,如仲裁申請書、答辯書、合同、雙方來往函電等,以及證人、專家、鑒定人提供的書面證據材料,對爭議案件進行審理,作出裁決。
《仲裁法》規定不開庭的的條件是“當事人協議不開庭”,這是不開庭的必須條件,也是唯一條件。沒有當事人的協議,仲裁庭是不能不開庭審理案件的,它是尊重當事人意愿的體現。由于自愿原則是《仲裁法》最基本的原則,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采取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當事人合意選定一個仲裁委員會對糾紛進行仲裁;當事人雙方各自選定和共同選定仲裁庭的組成等都是基于當事人對所選定的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員的信任和了解,這也是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基礎。《仲裁法》沒有規定什么樣的案件可以不開庭,但一般來說,對于事實清楚、情節不很復雜、爭議不是很大的案件,可以不開庭進行審理。如果當事人雙方對事實爭議很大,相信當事人也無法達成不開庭審理協議。
不開庭審理的優越性在于:簡化審理程序,加快審理案件的速度。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及時、有效地保護。當事人不需要到庭,減少了當事人因參加開庭帶來人力、財力上的負擔,有利于當事人集中精力搞好生產經營。不開庭審理,避免了當事人面對面唇槍舌劍的尷尬局面,不傷和氣,有利于當事人之間的長期經濟合作。所以,不開庭審理案件的方式,受到了有關當事人的歡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罰分又罰錢,開車打電話是否違法
2020-12-13股權質押能否引入新股東增資
2021-02-02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人進監獄了欠銀行貸款怎么辦
2021-03-11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