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因為侵犯個人信息而引發(fā)犯罪案件的事情數不勝數。公民的個人信息屬于個人隱私,法律保護公民的個人隱私,但是現在網絡使得人們的信息很大程度上被泄露,如果有人故意泄露個人信息并造成了嚴重后果就造成了犯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審判后取保候審可以嗎?
一、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取保候審可以嗎
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guī)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guī)定處罰。”可以得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取保候審的申請是有條件的,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才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行為人滿足以上條件時是可以取保候審的。
二、取保候審保證金
取保候審保證金,是指公安機關對符合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決定取保候審時,責令犯罪嫌疑人為保證其不妨礙、不逃避刑事訴訟活動而交納的一定數額的現金。取保候審保證金的適用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刑事強制措施,在刑事訴訟中,司法機關必須嚴格遵循新《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做到準確限定保證金的具體適用對象,合理確定保證金收取的數額幅度,嚴格保證金的交納、收取、處理方面的管理辦法,使該項法律制度在運作過程中達到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要求。
(一)具體適用對象的限定
根據新《刑訴法》第51條的規(guī)定,適用取保候審保證金的只能是刑事訴訟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且他們還需符合以下條件: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至于發(fā)生社會危害性的。
(二)保證金數額幅度的確定原則
1、重罪高于輕罪原則
從刑法理論說,重罪的社會危害性應明顯大于輕罪。相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受到的刑罰制裁就重,由此,司法機關對重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可能承擔的風險同時加大。因此,其保證金數額幅度應明顯高于輕罪的保證金數額幅度。如:同為侵犯財產型犯罪,由于搶劫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在決定對涉案嫌疑人或被告人適用保證金取保候審時,其金額幅度就應高于一般盜竊案件的保證金幅度。
2、高收益者高于低收益者原則
公民經濟收益的高低反映了特定社會成員的生活富裕程度。為使保證金制度在立法上的平等與司法上的公正達到盡可能的和諧與統(tǒng)一,在對不同富裕程度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適用取保候審時,確定一個恒等的保證金指數,顯屬極為必要。對此,依筆者拙見,凡對有固定收益者決定適用保證金的,無論其收益的多寡,其數額幅度的確定,均應以其6個月實際收益總額上限,1個月實際收益總額為下限。對沒有勞動性收益的,則可變通采用“人保”方式獲得取保候審。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時,自然亦可視其有無收益,采用該項原則處理。
3、健康者高于體弱者原則
新《刑事訴訟法》第65條第2款規(guī)定,“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審……的辦法”。這一規(guī)定潛在地表明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對刑事訴訟活動可能造成的妨害程度。因此作為具有懲戒性的保證金的收取幅度,也相應較高。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審判后取保候審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并不是申請就會同意的。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不能輕易泄露我們的個人信息,不給不法分子機會,遇到泄露個人信息的不法分子一定要積極舉報。
商家泄露個人信息導致經濟損失怎么處理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
買房時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做了三年被辭退如何賠償
2021-01-04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繼承
2021-03-17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fā)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