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庭暴力的人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審查與裁定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應當對申請人的請求進行實質性審查,核心是有無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的情形。主要審查幾個方面:
首先是申請主體的審查。《反家庭暴力法》中所指家庭成員是指姻親、血親及收養形成的法律關系。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員,參照執行。這類人員概括起來主要有:一是監護關系。如:父母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監護職責,委托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的;被監護人是由福利機構進行監護的;老年人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關系密切人監護的。二是扶養關系。如:依據遺贈扶養協議或者其他扶助協議產生的扶養關系。三是寄養關系。寄養安置孤兒、棄嬰、流浪乞討未成年人的,寄養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長的重要場所,應予以保護。四是同居關系。同居關系在實踐中較為普遍,有的屬婚前同居,有的出于多種因素不愿意辦理結婚登記,許多甚至已經構成事實上的家庭關系。上述幾類人員均可成為申請人。
其次是家庭暴力的審查。家庭暴力的實質是家庭中權利不平等的產物,體現的是家庭成員的不平等關系,是強勢家庭成員對其他家庭成員的控制。主要有:(一)身體暴力。如毆打、捆綁、體罰、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二)精神暴力。如經常性謾罵、恐嚇、誹謗、無端指責、人格貶損、威脅、跟蹤、騷擾等使受害者產生自卑、恐懼、焦慮、抑郁等心理、精神方面的傷害。(三)性暴力。如強行發生性關系、性攻擊、侮辱性的接觸、猥褻等。(四)其它嚴重侵害人身權利的行為。如經濟控制、挨餓、故意剝奪教育權利等。
以上所列足以造成申請人人身、心里、精神傷害的,可以認定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臨暴力現實威脅的情形。基于《反家庭暴力法》規定的強制報告制度和公安機關告誡書制度,公安行政權力干預家庭暴力,及時制止并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鑒定傷情,書面告誡施暴者不得施暴。告誡書可以作為人民法院認定家庭暴力的證據。同時,由于家庭成員之間出于維護家庭聲譽和家庭完整的顧慮,往往不愿指證,也很少注意保護證據材料。因此,人民法院還應發揮司法能動性,依職權主動調取、收集、保全相關證據。根據查明的實施,作出人身安全保護裁定。如申請人舉證不能或無法查清事實,則予以駁回申請。
第三是人身安全保護裁定措施。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尊重受害人真實意愿,同時根據家庭暴力程度等實際情況作出保護性措施。主要有:在一定期限內(不超過六個月)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如: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等身體暴力;禁止被申請人經常性謾罵、恐嚇、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情節嚴重者可以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具體采取何種措施應根據案情決定。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符合條件的,應當作出保護裁定。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簽訂后有多久的訴訟期
2020-12-17游樂場兒童受傷如何劃分責任
2021-02-26高空墜物難以確定責任人怎么處理
2021-01-14行政機關單方面解除行政合同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5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