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貼牌產品怎么處罰的?
法律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列法規: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指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行為。
1、該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可以是任何單位和個人;
2、侵犯的客體為他人合法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和國家商標管理秩序;
3、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即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銷售的。
如果行為人不知情,不構成本罪;
4、客觀方面必須具有經銷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并且經銷金額較大的行為。
經銷包括批發、零售、代銷等形式。對于犯罪嫌疑人實施銷售假冒注冊商標時是否明知的認定,應當根據案件的客觀事實認定,只要能證明其知道,或應當知道銷售的,是仿冒品的,即可以認定為明知。
第二百二十五條: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劵、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總之,從上訴分析可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這一違法行為除了要構成刑法上4要件外,還要求銷售金額在五萬元元以上,如當事人因上訴行為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檢察院起訴的,建議當事人咨詢專業的律師。
綜上所述,賣貼牌產品如果非法銷售額小的會進行行政處罰,并處罰款,罰款金額按照涉案金額來確定。如果涉案情節嚴重的,則會構成犯罪,以假冒偽劣產品罪來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當事人負主要責任。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警強制措施有滯納金嗎
2020-12-29合作社土地入股協議怎么寫
2021-02-13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作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2-15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保險經紀人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嗎
2021-02-10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新農村建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