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質量不合格與索賠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產品質量不合格與索賠的法律依據是《產品質量法》,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3條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于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關于造成人身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4條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對不合格產品處罰如下:
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消費者維權的方式
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產品質量不符合法律規定或產品本身就存在著缺陷的,只要是已經給消費者造成了損害商家就要承擔賠償責任,消費者在索賠的過程當中,一方面應該積極的向國家有關部門投訴,另一方面消費者維權可以借助輿論媒體的監督。
產品質量問題怎么舉證
產品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的區別
產品質量要符合哪些要求,侵權責任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行
2020-12-16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