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質量不合格與索賠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產品質量不合格與索賠的法律依據是《產品質量法》,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3條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于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關于造成人身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4條的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對不合格產品處罰如下:
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消費者維權的方式
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產品質量不符合法律規定或產品本身就存在著缺陷的,只要是已經給消費者造成了損害商家就要承擔賠償責任,消費者在索賠的過程當中,一方面應該積極的向國家有關部門投訴,另一方面消費者維權可以借助輿論媒體的監督。
產品質量問題怎么舉證
產品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的區別
產品質量要符合哪些要求,侵權責任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包括范圍
2020-12-21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