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偽劣產品違反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銷售數額足夠巨大的,或者說假冒的產品種類符合刑法分則第三章中具體規定的,或者造成了足夠嚴重后果的,就構成犯罪。那就觸犯了刑法。
就算沒有達到刑法的程度,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首先屬于欺詐行為,那就觸犯了民法通則和合同法;要考慮到這個假冒偽劣商品有沒有使用到別人專用的專利技術/實用新型設計/注冊商標/著作權。如果在假冒的時候,有侵犯到這些權益的時候,還會觸犯諸如《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等知識產權法律。
二、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生產銷售假冒違約商品犯罪主體是誰?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綜上所述,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侵害群眾身心健康,屬于違法行為,嚴重的觸犯刑法,這種行為違反的法律法規涉及到多部,比如消費者權益法、合同法及專利法等,而犯罪則由刑法來約束。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主體是個人,也能是企業,而工商局處罰是根據行政法律法規,手段是罰款等。
單位構成假冒專利罪嗎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01大額賠償法院會調解嗎
2020-12-15小區撞到人怎么認定責任的
2021-01-18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一般情況下公司辭退孕婦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