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家賣假冒偽劣產品什么罪?
賣假冒偽劣產品涉嫌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 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 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消費者如何維權?
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清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維權各項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購買前了解商品屬性。對于商品的種類、規格。性能、原材料、結構、合格證,出廠日期、消費期限、使用說明、售后服務等有關商品自身的情況以及商標、廠家、生產地、經銷者等關于商品生產經營者的情況應盡可能地了解。
3、保存購買憑證。購買后應盡可能要求銷售者出具發票、收據或其他書面的證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地進行索賠。
4、自動與商家協商。當發現購買商品與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時第一時間與商家協商溝通,指出自己的購買目的與產品不符合,申請更換或者退貨。
5、 網購-七天無理由退換貨。
6、 媒體曝光維權。針對有背景、有影響力的違法商家,各種協商途徑,各種維權受阻,可以通過各種媒體(電視臺、網站、微博等)曝光其違法行為,通過輿論的壓力和高層政府官員的重視來深度維權。
7、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8、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 消費者維權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作為消費者,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識,要有維權意識,不僅要學法、守法,還要用法,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消費者在購物消費時,要記得索要發票并保存好;
第三,在發生消費爭議時,要及時向律師等相關專業人員咨詢,尋求法律幫助;
可見,國家其實還是非常注重產品質量問題的,不過現在各行各業產品造假的這種現象還是非常的猖獗,尤其是大家購買的一些比較高端的產品,即便在正規平臺上都有可能摻雜著假貨。商家在瘋狂攫取非法所得的同時,遲早有一天會把自己推上絕路的。
買到偽劣產品應該怎么辦
非法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價格
2021-01-07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石城縣縣城規劃區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安置辦法
2021-03-17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