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法生產者有懲罰性賠償嗎?
有懲罰性的賠償;
新消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從文義上分析,消費者依據此款請求懲罰性賠償,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其一,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了商品或者服務。就生活和交易常識考察,此種商品或服務的提供,只能是經營者與消費者雙方合意的結果,必然基于合同而產生。不借助于合同關系,雙方之間無法產生交易行為。其二,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過程中實施了欺詐消費者的行為。經營者的欺詐行為是其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其三,經營者要向消費者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即三倍賠償。從上述構成要件出發,可以將該條款規定的懲罰性賠償的模式總結為:“合同 欺詐=三倍賠償”。
由于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沖突發生于合同關系之中,此種懲罰性賠償責任的承擔依托于合同關系的存在,因此,該款規定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屬于合同之訴的懲罰性賠償或者說是違約的懲罰性賠償,從條文文義上理解,這種懲罰性賠償,系基于欺詐所生,消費者是否因為欺詐遭受了實際損失在所不問,經營者是基于故意還是過失實施欺詐行為也不予考慮。只要合同關系存在,經營者實施了欺詐行為,就要對消費者承擔購買商品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
新消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此款規定系由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延伸而來。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這是我國第一次在法律中使用“懲罰性賠償”的表述。原消法第四十九條雖然在立法上第一次確立了懲罰性賠償制度,但其只是規定了違約的懲罰性賠償責任。⑤我國《侵權責任法》作為規范侵權賠償的基本法律,其第四十七條確立了懲罰性賠償制度,此舉確為立法上的一大進步。遺憾的是,該法并沒有規定懲罰性賠償的計算方法,而是將計算方法交由相關法律具體規定。就懲罰性賠償制度而言,新消法第五十五條在原消法第四十九條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二款,將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在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具體化。該款可以稱之為侵權之訴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新消法第五十五條增加規定了第二款后,就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而言,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建立了由合同之訴的懲罰性賠償和侵權之訴的懲罰性賠償所組成的完整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改變了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侵權之訴的懲罰性賠償案件的處理無法可依的局面。
與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相比,新消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將承擔侵權之訴懲罰性賠償的責任主體限定為經營者,排除了生產者的懲罰性賠償責任;與新消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相比,新消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將經營者欺詐的主觀過錯限定為故意。懲罰性賠償的數額標準以損害賠償損失的確定為前提,受害人應先基于新消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的規定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然后再行使懲罰性賠償請求權。其構成要件有四項。其一,經營者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至于何謂缺陷,我國《產品質量法》有明確的規定,應當參照執行。其二,經營者明知缺陷的存在。即經營者具有銷售或提供缺陷產品或服務的故意。其三,缺陷產品或服務導致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受到嚴重侵害。此種傷害必須達到法律規定的程度,即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受到嚴重侵害。受害人既可以是購買產品或接受服務的消費者,也可以是其他受害人。至于何謂健康受到嚴重傷害,尚需依照人身損害的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以及具體案件中的情況確定。其四,受害人享有兩個請求權。一是基于新消法第四十九條和第五十一條產生的賠償損失的請求權;二是請求經營者承擔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請求權。由于懲罰性賠償數額的確定需要以受害人實際遭受的損失為標準,受害人必須在訴訟中同時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和懲罰性賠償請求權。與新消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相比,侵權之訴的懲罰性賠償請求權的行使更加明確、具體。
綜合上面所說的,消法生產者在違反條款的情況下進行操作,那么必定就會受到懲罰性的賠償,但對于賠償標準是多少就要看實際的情況是怎么樣的,所以,懲罰性賠償都是必須要用適用于的條件,這樣才能更好的處理好所有的事情。
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范圍、例外有哪些?
法律上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民法總則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工傷申報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7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拆遷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