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蕉城區律師 武昌區律師 中寧縣律師 陽春市律師 江干區律師 浠水縣律師 天長市律師
在日常生活中,侵害消費者安全權的事情經常發生,如不法商家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質、出售過期食品藥品、出售無質量認證的電器等。這些行為有時候會對消費者產生人身傷害,并造成財產損失。所以作為消費者,必須要懂得如何維權。那么如何維護消費者的的安全權?下面就由小編給廣大消費者普及下這方面的知識。
一、消費者安全權包括哪些方面?
安全權具體包括消費者生命安全權、健康安全權、財產安全權等。侵犯安全權的行為有:經營者出售過期的商品;出售變質的食品或食品中含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出售偽劣產品等。這些行為致使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受到損害。消費者安全權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人身安全權。它又包括:
(1)消費者的生命安全權。即消費者的生活不受危害的權利,如因儀器有毒而致使消費者殘廢,即侵犯了消費者的生命權。
(2)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權。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善不受損害的權利,如食物不衛生而致使消費者中毒或因電器爆炸致使消費者殘廢等均屬侵犯消費者健康安全權。
2、財產安全權。即消費者的財產不受損失的權利,財產損失有時表現為財產在外觀上發生損毀,有時則表現為價值的減少。
二、如何維護消費者的安全權?
1、明白自己的權利。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民法通則》等法律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主要享有以下權利: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權、獲得知識權、人格尊嚴權和監督舉報權。
2、不忘索要發票。發票不僅是購物的憑證,更是消費者維權的基本證據。因此,消費者在購物時千萬不要忘記索要發票并予以妥善保管。除此之外,還有保修卡、信譽卡、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警示標志等憑據,都要保管好,以備急用。
3、牢記維權時限。根據國家《部分商品維修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國家對部分商品維修更換退貨時間做了如下規定:
(1)“7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時起7日內發生性能故障,可以選擇退貨、換貨或修理;“
(2)“15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換貨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規定。三包有效期自開具發票之日起計算。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實施三包的18種商品,如彩電、冰箱、自行車、空調、手表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機分別為半年至1年,主要部件為1至3年。三包有效期應扣除因修理占用的時間,換貨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換發之日起重新計算。
(4)“30日”和“5年”的規定。修理者應保證修理后的產品能正常使用30日以上。生產者應保證在產品停產后5年內繼續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配件。
4、運用維權渠道。《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五種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同時,還要注意和掌握訴訟時效。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身體受到損害要求民事賠償和寄存財物丟失或者毀損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據此,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及時地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否則,有理也會輸掉官司。
由此可見,消費者安全權包括人身安全權和財產安全權。老百姓要懂得如何維護消費者的的安全權,在購買商品的時候保留好發票和購買憑證,并牢記一些維權的時限。當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事情發生后,人們可以通過協商和解、調解、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和訴訟等多種手段維權。
網購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要如何進行維權?
消費者維權有哪些方式
消費者維權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