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議拆遷是否有法律依據
依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協議拆遷是有法律依據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好補償的問題后,就可以簽訂拆遷補償協議。
相關法律規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二、協議雙方身份出現法定無效的情形
由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辨別自身行為的能力,所以拆遷方與其簽訂的拆遷協議,全部無效。
(一)無民事行為人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拆遷協議
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指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包括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實踐中,和未成年人簽訂的情況比較罕見,常見的往往是與老年人簽訂,有的老年人事后被證明已患老年癡呆癥。所以此類情形下簽訂的協議全部無效。而更離譜的則是,拆遷人往往不與房屋所有權人簽訂拆遷協議,即拆遷人常常會與被拆遷人的親戚、朋友簽訂拆遷協議,這樣簽訂的協議也是無效的。
(二)沒有辦理有關拆遷手續就簽訂拆遷協議
在拆遷協議簽訂的過程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拆遷人時,沒有辦理有關拆遷手續,即不具有拆遷資格時,簽訂的協議應當被認定為無效。
實踐中拆遷方往往為趕進度,在法定手續不齊全的情形下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這種情形下所實施的拆遷行為應當被確認無效,可以請求法院確定協議無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協議拆遷是有法律依據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好補償的問題后,就可以簽訂拆遷補償協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未經工傷認定能否申請賠償
2021-03-06船舶留置權的留置物的修理費歸誰
2021-01-13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廠房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14在哪里查看拆遷紅線范圍
2020-11-15福州房屋拆遷補償方式與計算方法
2021-03-13拆遷安置房住房補貼是如何的
2020-12-15農村拆遷是按戶口還是面積
2020-11-15房租拆遷導致燈損壞賠不賠
2020-11-16有房產證和集體土地證的土地拆遷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