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商品買賣最擔心的就是被商家所欺詐,此時損害的就是消費者的合法利益。為了對這一塊較強管理,我國對原來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了修改,其中明確規定了欺詐消費者的要進行相應的賠償。那么欺詐消費者怎么賠償呢?請閱讀下文進行了解。
一、欺詐消費者怎么賠償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如果有欺詐行為,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新消法消費欺詐3倍賠償是獲賠的最低限度。
從立法目的來看,法定懲罰性賠償僅是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高限度。
倘若經營者與消費者明確約定更大力度的懲罰性賠償條款,不違反立法本意。另外,基于契約自由的精神,經營者與消費者可自由約定高于法定倍數的懲罰性賠償條款。如果商家拒絕按約賠償,消費者可以向法院起訴主張權利。
第五十五條規定,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經營者的欺詐行為包括哪些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詐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詐性的銷售誘導的;
(八)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九)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十)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一)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從新消法的規定中可以知道,要是經營者對消費者有欺詐行為的話,那么按照規定需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而要是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則就賠償五百元。同時小編還為大家帶來了經營者具體的欺詐行為,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消費者網購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消費者要求雙倍賠償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有什么
2020-12-04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