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園暴力判刑規定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二、校園暴力判刑具體年齡規定及要求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至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系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8、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及死緩。
三、對未成年學生的刑事處罰有哪些特殊規定?
1、關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問題
《刑法》第17條第一、二款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故意殺人,傷害致人重傷或者,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在年齡上劃分負刑事責任的階段,既有警示有暴力傾向的在校學生,一旦達到一定辨別是非的能力就要承擔因此產生的法律責任,同時照顧未成年生理和心理特點。
2、關于未年人的刑罰問題
《刑法》第17條第三、四款規定,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4周歲不予刑事責任的,責令他的家長或其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時也可由政府收容教養。《刑法》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這里的死刑包括死緩。這種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寬容從輕的規定,體現國家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綜上所述,滿16歲及16歲以上的成年人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人了,只要是犯罪,就會相應判刑。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的年齡化越來越低齡化,應該值得家長和學校的反思,應該防范于未然,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再去后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0-11-09公益崗會被辭退嗎
2021-01-21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保險公估人業務分為什么
2021-02-02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農村“外嫁女”是否可以分得林地補償款
2021-01-04民宅拆遷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0-11-26鄉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07拆遷協議可以貸款嗎
2020-11-15購買小產權房經過公證后能否獲得拆遷補償
2021-03-23新農村建設與普通拆遷有區別嗎
2020-12-04“一書四方案”可否申請撤銷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