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環境污染治理已經是擺在各級政府前的一項重要工作。盡管國家對環境污染行為打擊力度很大,但是仍然有不少企業違規操作,在生產過程中污染環境,發生這樣情況,它們是要承擔責任的。我國侵權責任法中,明確了環境污染責任,那么環境污染責任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下面小編給大家具體講一講。
一、環境污染責任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環境污染責任是指污染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以作為或者不作為方式,污染生活環境、生態環境,造成損害,依法不問過錯,應當承擔損害賠償等法律責任的特殊侵權責任。環境污染責任的特征包括:
1、以無過錯原則為歸責原則
環境污染責任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即污染者只要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無論有無過錯,均應承擔侵權責任。
2、實行因果關系的推定
只要因環境污染發生糾紛,就推定污染行為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污染者負有證明不存在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
3、污染者與第三人負不真正連帶責任
即便環境污染是因第三人的過錯所致,污染者也不能因此免除侵權責任,而應與第三人一起向受害人負不真正連帶責任。
二、環境污染責任構成要件是什么?
1、須有違反環境保護法律的環境污染行為:
(1)作為和不作為;
(2)包括生活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污染。
2、須有客觀損害事實:
(1)《環境保護法》規定為“造成他人損害”
(2)《侵權責任法》規定為“造成損害”。
3、須有因果關系:
(1)實行推定因果關系規則;
(2)只要證明企業已經排放了可能危及人身健康的有害物質,而公眾的人身健康在排污后受到或者正在受到危害,就可以推定這種危害是由該排污行為所致。
三、環境污染責任如何承擔?
因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1、兩個以上污染者污染環境:污染者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因素確定;
2、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
(1)被侵權人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
(2)污染者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講到這里,大家應該對環境污染責任的概念和特征有了初步認識。環境污染責任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污染環境,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環境污染責任適用于無過錯原則,只要企業有污染環境的事實,就要被處罰,不管這種行為是否有意還是無意。在環境污染案件中,污染環境的一方負有舉證責任。
發現環境侵權怎么維權
環境污染賠償與一般民事賠償區別有哪些
如何確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是多久
2021-02-12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