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請客吃飯后反悔怎么辦?
好意施惠請客吃飯后反悔可以要求對方賠償,但是需要轉化為法律關系,因為好意施惠關系是一種普通社會關系,是一種情誼行為,而非法律行為。其特性是,施惠人基于情誼或為增進感情而無償施惠于受惠人(并無法律拘束力),受惠人對施惠人無履行請求權,受惠人受益非不當得利。好意施惠關系也不是合同關系,對雙方無法律上的拘束力,當事人之間也不產生債的關系。
好意施惠關系,指當事人之間無意設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由當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風尚實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關系,其旨在增進情誼的行為。
二、好意施惠關系判斷標準是什么?
好意施惠是一種在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做好事行為,如好意搭乘、見義勇為等。好意施惠關系指當事人之間無意設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由當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風尚的實施而使另一方受恩惠的法律關系。
好意施惠關系最早是判例學說上的概念,梅迪庫斯在《民法總論》中稱之為“情誼行為”。我國學者王澤鑒稱之為“好意施惠關系”,黃立稱之為“施惠關系”。
可以說,以上名稱都從這類行為的目的或者說動機出發,體現了其與一般行為相比的特殊性,但尚未有人對這類行為給出明確的概念。
法律行為指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因意思表示而發生一定私法效果的法律事實。如買賣、借款、承攬合同等,都以意思表示為要素。
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是指人基于內心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
但在實務中,對該約定有無特別利益而定,如借貸、贈與、委任、寄托等。若當事人并無受其約定拘束之意,則為好意施惠關系。
但是在好意施惠的過程中發生了其他的關系,比如是借貸或者是責任以及借款等行為,那么此時就需要受惠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了。但是,需要清楚的是,如果在好意施惠的過程中出現意外或者是違反法律的行為,當事人也要承擔責任。
好意施惠丟失財務是否承擔責任?
執行好意施惠能否減輕責任?
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傷殘評定時間期限是幾天
2020-12-01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發布《推薦恢復上市、委托代辦股份轉讓協議書
2020-12-01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公司股權變更后多久可再次變更
2021-01-31發生車禍后保險理賠的順序怎樣
2021-01-07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離婚時房屋拆遷怎么處理
2020-12-06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