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當前惡意申請公示催告行為的產生的主要原因
實踐中,當事人基于經濟糾紛或者民事欺詐、詐騙犯罪等原因,往往將票據背書給他人后,又意圖拒付或者收回票據款項,偽報票據喪失的事由,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故惡意申請公示催告現象產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個別申請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利用公示催告程序蓄意進行的非法行為。實踐中主要有以下幾種現象:
(1)出票人或背書人出票或將票據背書轉讓后,因存在經濟糾紛又不想向持票人付款或想收回款項,故在持票人提示付款之前先行申請公示催告;
(2)當事人因為被欺詐或詐騙或加速資金流轉速度,通過非法渠道將票據貼現或質押導致票據喪失而意圖通過公示催告程序挽回經濟損失;
(3)實踐中也有票據本身出現問題,如填寫錯誤,背書錯誤或粘單騎縫加蓋印章錯誤導致根據無法正常流轉而通過公示催告程序加以補救的。
二、現行法律關于公示催告制度的規定存在的問題
首先,由于法院對公示催告程序只能做形式上的審查。公示催告程序中,法院主要通過形式審查的方式來決定是否受理公示催告申請。又由于票據無因性的特點及票據的轉讓屬于單方法律行為,真正的持票人自己不主張權利,其他的票據關系人,如出票人、付款人、背書人等,并不知道票據的最終合法持有人的身份。
其次,根據民訴法的規定,法院作出除權判決的生效日一般早于匯票到期日,所以申請人可能在匯票到期日之前就依判決請求付款人付款,領取票款法院在受理公示催告案件后,通過公告的方式通知持票人申報權利,但是匯票到期日一般較長,可以長達九個月。而根據《票據法解釋》第33條規定,催告期間是從公告之日起計算不少于60日。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32條規定:“公示催告申請人應自申報權利期間屆滿的次日起一個月內申請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由于公示催告的期間短于匯票到期日,除權判決一般在匯票到期日之前生效。判決生效后,公示催告申請人即有權依據判決向付款人請求付款。而此時真正的權利人可能并沒有看到公告內容,也無從得知其票據權利已被宣告無效。這樣就有可能損害真正合法持票人的權利。
三、對惡意申請公示催告行為的防范與后果
第一,應當嚴格審查失票人是否適格。《票據法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失票人是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在喪失占有以前的最后合法持票人。依此規定對失票人概念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1)當事人必須有票據喪失的事實,即有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的事實發生;
(2)失票人必須是票據喪失占有前的最后合法持票人,通常是最后一個被背書人,而不是已將票據背書轉讓的背書人;
(3)喪失的票據應當是依法能夠背書轉讓的票據。對申請人是否適格的審查大致可以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
法院在審查公示催告申請時一般會要求申請人在申請公示催告時提供票據的復印件、交易合同、貼現證明、質押合同或出票人、收款人等前手的證明等。實踐中,有的法院要求當事人在申請時提供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和所有背書人和被背書人的書面證明,對防止惡意申報票據喪失效果較好。在信息發達的現代社會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件等來完成,不會給當事人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
第二,民事訴訟法規定公示催告的期間不得少于60日,但沒有規定上限。《票據法解釋》第三十三條則規定為60日,涉外票據最長不得超過90日。此規定期限在實際操作中明顯過短,不利于保護真正權利人的權利。實踐中應注意把握公示催告期限應當規定為超過票據到期日之后一定期限。這樣真正的票據權利人無論是否看到公告,在票據到期日提示付款時,就能夠及時知道票據被公示催告,以便向法院申報權利。而此時由于公示催告期間尚未屆滿,惡意申報票據喪失的當事人就無法達到其目的。
第三,公告期滿后作出除權判決時,應在判決中明確規定可以持判決書請求付款人付款的期限為票據提示付款期限屆滿后的一定期間(如十日)。把除權判決生效日與付款請求日相區別,不僅符合除權判決不變更原票據權利的性質,還可以保證利害關系人能夠在票據到期日之前,票款尚未被領取之前申報權利,從而防止惡意申報票據喪失的當事人得逞的可能。
第四,根據《票據法解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公示催告申請后的公告,應當在全國性的報刊上刊登。實踐中一般是在人民法院報上刊登。由于該報的受眾面較窄,所以真正的權利人往往看不到公告,從而影響其及時申報權利。實踐中可以在全國性報刊刊登的同時,在受案法院的公告欄內及付款人(銀行)處進行張貼公示,以便權利人能夠看到,及時申報權利。
通過上面相關知識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我們遵紀守法,我們的權益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維護。但是反過來我們也會受到法律的相關制裁。如果您對于上面知識還有什么疑問,律霸網為您提供律師在線服務咨詢,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