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過錯原則適用的情形是什么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2條)
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4條)
3、提供個人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5條)
4、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為無過錯責任銷售者具有過錯的,承擔最終責任;銷售者無過錯的,生產者承擔最終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1-43條)
5、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8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
6、因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污染者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5-68條)
7、高度危險責任中,從事高度危險作業者,高度危險物品的經營者、占有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9-77條)
8、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但動物園承擔過錯推定責任)(《侵權責任法》第78-80條;第82-84條)。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有哪些規定
《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依據上述規定以及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相關條款之規定,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損害的發生既不是加害人的故意也不是受害人的故意和第三人的故意造成的,但法律規定由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特殊歸責原則;它是一種基于法定特殊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其目的在于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有效彌補受害人因特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
它與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共同構成現代司法制度中侵權民事責任的三大歸責原則。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不考慮行為人是否存在過錯都推定其有過錯,那么就需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而在適用該原則的時候,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適用,也就是說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其適用范圍。不過也要注意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也存在免責的情況,但此時免責的條件由法律規定。
無過錯責任免責事由是怎么規定的
什么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有什么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09房貸利息如何計算
2021-02-05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