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1973年與趙*芳登記結婚,婚后生育兩個兒子分別是羅*書和羅*陽,婚后羅*生和趙*芳共同建造了位于浦東新區某宅基地房屋一套,建筑面積225平方米,1991年統一登記時,該宅基地立基人口登記了羅*生、趙*芳、羅*書和羅*陽四人。2000年趙*芳因病去世,2002年羅*生與陸*英再婚,2003年羅*書結婚后戶口遷出系爭房屋另行審批宅基地,2004年羅*陽與徐*瑩登記結婚并生育一子羅*桐,徐*瑩和羅*桐的戶口均在系爭房屋內,2009年該宅基地房屋動遷,動遷公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被安置人口5人,分別是羅*生、陸*英、羅*陽、徐*瑩和羅*桐。
動遷協議約定的動遷利益構成為房屋評估價格為20萬元,土地使用權基價為30萬元,價格補貼8萬元,附屬設施補償5萬元,搬遷補助和獎勵費合計10萬元,合計73萬元。該戶選購兩套120平米房屋,房款合計60萬元,補差13萬元由羅*生領取。
因羅*生將兩套房屋均登記在兒子羅*陽和孫子羅*桐名下而與陸*英發生不睦,陸*英起訴至人民法院要求依法分割該套房屋動遷的相關利益。
法院判決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陸*英作為系爭宅基地房屋的被安置人口享有依法獲得動遷利益的權利,現根據動遷的具體情況酌情判決羅*生、羅*陽、徐*瑩和羅*桐向陸*英支付房屋分割款30萬元整。
律師評析
一、動遷利益分割的原則
分割原則一、房屋補償款歸立基人口所有。
所謂立基人口就是建房審批報告中列明的申請建造宅基地房屋的人員。一般說來上海的農村宅基地房屋在1990年至1993年之間進行過統一的登記確認,頒發新的宅基地使用權證,在本次頒證過程中對于宅基地房屋權利進行過重新的確認和統計,這是確認房屋權利歸屬的重要憑證,直接決定了房屋權利的歸屬,也是房屋補償款歸屬的重要法律依據。
這其中作為家庭成員可能出資出力情況不盡相同,父母出資出力較多,而子女多數還未成年,此種情況下不當然否認子女對于房屋的權利,父母的出資和出力可以認定為對于未成年子女的一種贈與行為。當然作為出資出力多的父母一方可以適當多分。
具體到本案中,系爭宅基地房屋立基人口共計四人分別是羅*生、趙*芳(2000年去世)、羅*書和羅*陽。那么房屋評估價20萬元和附屬設施5萬元補償應該由上述四人共同享受,去除一些特殊情況,我們可以籠統的認為每人擁有四分之一的份額,即每人約6.3萬元。趙*芳不能應為去世而喪失份額,無非是該部分份額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
原則二、土地基價補償應該在享有宅基地使用權的人員之間進行分割。
宅基地使用權人和房屋所有權人并非一一對應關系。房屋所有權人以立基人口作為基礎確定,而宅基地使用權人應該同時考慮立基人口和本戶在冊戶口兩個因素。
因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很強的身份屬性,按戶計算,且應由本集體組織成員享有。當該戶出現人口減少或個別轉出本集體組織的,宅基地使用權則由該戶剩余的成員共同所有。因此如果立基人口因出嫁、分戶、非農業、死亡等因素戶口遷出或者注銷,則宅基地的使用權就由該戶剩余的成員享受,出嫁、分戶、非農業以及死亡的人員不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
當然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新出現的家庭成員是否因戶口遷入而享受宅基地的使用權的問題。對于此問題法律并未明確規定,不同的案例也出現過不同的判決,筆者認為存在一定爭議。但是如果動遷中動遷公司認定作為被安置人口的,是可以享受宅基地使用權轉化的動遷利益的。
具體到本案在冊戶口有羅*生、陸*英、羅*陽、徐*瑩和羅*桐五人,其中羅*生和羅*陽既是立基人口又是在冊戶口必然享受動遷利益,而陸*英、徐*瑩和羅*桐三人均是后入戶口,但是動遷公司將上述三人列為被安置人口,依法有權分割土地使用權基價30萬元和價格補貼8萬元,排除其他不確定因素,每人可以獲得五分之一的份額,每人約計7.6萬元。
原則三、補貼與獎勵應該歸被安置人員所有。
補貼和獎勵費在動遷過程中是不確定的補償項目,這里不確定性體現在補償獎勵項目名稱不確定,也體現在補貼獎勵項目金額不確定,但是有一定可以確定就是無論哪種形式的補貼或者獎勵,扣除專屬補償對象的特定補貼獎勵歸特定人所有以外,一般的補貼和獎勵都是歸被安置人員共同所有的。
當然也有部分動遷中是不明確具體安置人員的,此種情況下如何確定被安置人員訴諸法律后應該由人民法院酌情確定,確定的標準因素需要考慮戶口、居住情況、他處住房情況以及他處拆遷安置情況等。
具體到本案中人民法院確定了5個被安置人口,則10萬元補助和獎勵由五人平分,每人約計2萬元。
原則四、購置優惠拆遷安置房屋的權利歸被安置人所有。
拆遷中動遷公司都會提供優惠價格的拆遷安置房屋供被拆遷人選擇,拆遷安置房屋按照分配到不同的地段可以選擇的房屋面積是不一樣的,在此不詳細贅述,拆遷安置房屋的購房人必須是動遷公司確定的被安置人口,如果沒有確定被安置人口的,跟上文我們提到的確定標準是一樣的。
本案中人民法院確定了五個被安置人口其中一人獨生子女按照兩人計算,則實際上240平方的優惠購房資格是按照每人40平方計算的,五人中除了羅*桐可以獲得80平方外,其他人都是40平方的購房資格。
二、宅基地動遷中繼承問題
宅基地動遷中繼承無非分為兩種,一種是動遷之前去世的繼承,一種是動遷之后分割之前的去世的繼承。
兩種不同情況遺產范圍是截然不同的。根據上文降到的動遷利益分配原則我們可以清晰的判斷出來。
動遷之前去世的遺產范圍限于該被繼承人依法可以獲得的房屋補償款。
如果是動遷之后分割之前去世的話,除了房屋補償款外、土地使用權基價、補貼和獎勵甚至優惠購房資格利益都是遺產范圍可以由繼承人依法分割。
具體到本案中由于趙*芳是動遷前去世的,所以趙*芳可以獲得的6.3萬元房屋補償款應該是遺產,在羅*生、羅*書和羅*陽三人之間平均分割,每人獲得2.1萬元。
三、本案個人利益統計
羅*生:6.3萬房屋+2.1萬繼承+7.6萬土地+2萬補貼+40平方
趙*芳:6.3萬房屋被繼承
陸*英:7.6萬土地+2萬補貼+40平方。
羅*書:6.3萬房屋+2.1萬繼承
羅*陽:6.3萬房屋+2.1萬繼承+7.6萬土地+2萬補貼+40平方
徐*瑩:7.6萬土地+2萬補貼+40平方
羅*桐:7.6萬土地+2萬補貼+80平方
由于陸*英將9.6萬元的動遷利益購置40平方的房屋讓給了羅*生、羅*陽、徐*瑩和羅*桐購置房屋,結合現在的房屋市場價格,法院判決其向陸*英支付房屋折價款30萬元。(文中的人名均為化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斷產品質量的依據是什么
2020-12-10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管轄小結
2021-02-28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