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無因管理的概念分別是什么?
1、好意施惠是指當事人之間無意設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由當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風尚實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關系
2、無因管理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3、好意施惠不同于《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的無因管理,因為無因管理行為實施時,被管理人不知道管理人在對自己的事務進行管理,被管理人也沒有向管理人發出希望管理人實施事務管理的意思表示。好意施惠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的義務幫工有點相似,但義務幫工是法律行為,而好意實惠是事實行為。
二、好意施惠致損引發的侵權如何認定?
好意實惠致損引發的侵權的認定應當適用過錯原則。但基于好意施惠的無償性和良好的動機,以及善意目的性,應從民法的公平理念出發,酌情減輕施惠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即施惠人因其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受惠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應酌情適當承擔賠償責任,對因一般過失造成的損害則無須擔責。因此認定好意施惠侵權行為應當慎用,不得與公眾對此類案件的期待值相距太遠。
三、因好意施惠引發的民事糾紛怎么寫訴訟狀?
(一)當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二)原告訴訟請求以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四)受訴法院名稱,起訴的年、月、日,起訴人簽名或蓋章。
其實,把好意施惠和無因管理這兩種法律概念具體到某些事情上的話會覺得更加的通俗易懂一些。例如我們在生活當中搭順風車,同意我們搭順風車的這個人完全就是好意施惠行為,而無因管理是把生病的人送到醫院,自己主動為其墊付醫療費的行為。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施惠發生損害施惠人是否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罪怎樣才能讓公安機關立案
2020-11-18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公辦學校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5承包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1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如何進行審查
2020-11-15營業房遇拆遷,租戶怎么補償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