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一般都規定,第三者責任險保障的是第三方的利益,保險賠款的受益人是第三方,不能自已賠自己,如果駕駛員駕車撞了自己的家人,那么保險賠款的受益人就是和駕駛員有關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
另外,在法律上,直系親屬的供詞都不能作為證據。
上海華東政法學院教授:
粟先生的兒子不在第三者范圍內,應在投保方范圍,因此不能獲得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我并不認同原告律師“霸王條款”的說法。保險公司必須通過一定方式防范道德風險,如果不設這個條件,整個社會也會有道德風險。另外,畢竟單個險種賠償的范圍有限,投保人可通過補充保險或購買多個險種來保護自己。
上海某保險公司理賠部負責人:
保險公司制定該免責條款,旨在防止“道德風險”,即駕駛員有可能故意撞傷家屬,騙取賠償金。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制定的,并經保監會批準,并非為“霸王條款”。
其實,類似粟先生的例子,我們公司也遇到過多起。比如,我曾接手過這樣一個案子,擁有多臺車輛的車主,在駕駛A車時,不幸撞上了B車,公司提出拒賠,理由是:因為這兩輛車的車主均是同一人,沒有第三者。
遇到這種情況,絕大多數的公司認為,車主有騙保之嫌。公司很難鑒定,車主究竟是無意,還是故意騙保。說實話,就算告上法庭,法院也很難下判定。法院對類似這次案例的判決也各不相同。
且保險公司的這些保險條款已經通過中國保監會的確認,要一下子將其取消是很難的。如果真的取消了這個條款,將對中國所有三者險合同產生影響,甚至將直接影響到保險行業的整體利益。
**洋財產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車險部工作人員:
由于過去存在一些客戶在購買車輛保險后,故意撞傷親屬或將自家車輛相撞以騙取保費的情況,因此保險條款中的規定主要是為了防范一種“道德風險”而制定的。保險公司的這一規定其實與法律規定并不矛盾,因為該條款約定不予理賠的情形其實是保險公司出于風險考慮,而不是違背法律所規定的應盡義務。
法院對此類案件的判決有利于以后保險公司在解決投保手續的簡化與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告知義務之間的矛盾。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7月1日起實施交強險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也公布了與之配套的商業性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統一條款,而其中某款商業第三者責任險有個最大特點,即將“第三者”的定義,擴大至被保險人和駕駛人的家庭成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購協議可不可以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
2020-11-17尋釁滋事罪的法定刑是多少
2020-11-09法律顧問審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2021-01-20貸款融資可以置換股權嗎
2020-11-09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