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侵權賠禮道歉公告模板是怎樣的?
名譽權侵權賠禮道歉公告模板是包括當事人的基本信息和侵犯名譽權的事實和經過,以及采取的措施,包括賠禮道歉等方式,都要說明清楚。相關的訴狀內容如下。
(一)當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二)原告訴訟請求以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四)受訴法院名稱,起訴的年、月、日,起訴人簽名或蓋章。
二、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有哪些?
人民法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判決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以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如果侵權人拒不執行,則:
1、由人民法院在相關報刊上予以公告,所支付費用有侵權人承擔。
2、人民法院給予罰款、拘留等處罰。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財產部分。
4、給付延遲履行金。
三、侵犯名譽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因此,在具體認定行為人是否侵害他人名譽權時,應從以下四方面來確定:
1、行為人主觀有過錯。
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媒體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名譽權案件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觀心態為故意,我們可以輕易認定,但如果僅僅表現為對所報道的事實調查或審查不嚴導致報道失實,其主觀心態應如何認定?筆者認為,新聞媒體作為我國的社會監督主體,應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報道權,而不應過分要求新聞媒體報道準確無誤。因為基于我國國情,輿論監督在社會生活中一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方面。因此,我們應當鼓勵并支持新聞媒體繼續有效地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2、行為人行為違法。
對于該構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確解釋,但是,筆者認為,按照慣例,此處的“法”應作限制解釋,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規。對于部門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雖然可以約束行為人,但是違反這些規定,受害人并不得據此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此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救濟的途徑是向有關行政主管機關申訴控告,要求主管機關對行為人做出處理。
在當代社會,現在在明星當中很容易發生一些清代名譽權的現象,尤其是一些小道記者他們經常在一些新聞當中報道虛假的事實,所以導致名譽權糾紛的發生,如果要登報聲明予以賠償道歉的話,當然也是可以的,但必須要態度誠懇。
名譽權糾紛起訴后多久開庭
侵犯了名稱權名譽權的賠償條件是什么?
新聞報道侵犯他人名譽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一方拒絕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0-12-26如何打醫療事故官司
2021-01-17責令恢復原狀是行政強制執行嗎
2021-03-08房屋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2-11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