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財產糾紛的處理。夫妻登記離婚后財產糾紛,在處理之前,應當作出如下理解:一、對“夫妻登記離婚后財產糾紛”中的“財產”范圍不宜作狹義理解。雖然離婚協議已經生效,對雙方具有實體法意義上的拘束力,但其財產部分并不具有嚴格的法律效力,這也是法律未賦予其強制執行的效力,當事人不得憑此協議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原因。人民法院對此協議仍可以審查,不能將雙方在協議中的約定絕對化,如果發現協議中有違法之處(如雙方約定將他人財產或某淫穢物品為一方所有),法院仍可予以變更、撤銷甚至追繳。現乙之訴訟標的雖有兩項在協議中已作約定,但后來雙方在履行協議中又就此財產發生爭議的,此財產仍應視為離婚后的財產糾紛,人民法院應按夫妻登記離婚后財產糾紛進行審理。
二、將“夫妻登記離婚后財產糾紛”中的“財產”定義為離婚協議中未作過處理的財產無法律依據。目前,相關的司法解釋只規定“因對財產、子女撫養引起糾紛,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直接由有關法院依法受理”。除此,無其他更為具體的規定。實踐中雖有人主張此財產定義為協議之外的財產,這只是一種認識問題,其實并無明確的法理依據。也就是說,當事人對所有財產的爭議,仍然享有訴權。
離婚協議中的財產、子女撫養部分僅體現協議雙方的意志,婚姻登記機關對此不予審查或僅作浮淺之形式審查,故該部分未得國家公權力認可,當事人事后有異議甚至反悔的,仍應享有訴權,至于實體上能否勝訴則另當別論。所以,即使是在協議中已有過約定的財產,嗣后發生糾紛的,也應作為夫妻登記離婚后的財產糾紛,由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在具體處理過程中:又會出現三種情形:漏分;反悔;非真實意志的協議。對于漏分財產比較容易處理,一般情況下當事人應當在協議離婚并發現有漏分財產事實后的兩年內提起民事訴訟。法院按照婚姻法的夫妻財產制度來處理就可以讓當事人得到比較公正、理想的結果。重點是反悔和非真實意志的離婚協議所引發的財產爭議,主要是指一方在脅迫、欺騙等情況下簽訂的離婚協議。對于上述兩種情況,當事人需要在離婚后一年內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但是法院在審理后如果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就會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所以當事人一旦簽訂離婚協議并辦理登記手續后,如果想改變離婚協議中有關財產分割的內容,就必須掌握對方脅迫、欺詐的證據,否則敗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受托人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0-11-29后讓與擔保是否屬于抵押權
2021-03-26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拆遷補償款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13房屋拆遷航拍圖幾年拍一次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