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順序法定監護人程序是怎樣的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是:(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是:(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法定監護人的設立,依其方式,可以劃分為當然設立、協議設立和公權力指定設立。
(一)依照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二)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監護人的順序規定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 在先順序人優先于在后順序人擔任監護人。但是,此順序可依監護人的協議加以變更。
(2)在先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既可全體同作監護人,也可依其協議只由部分人做監護人。
二、如何成為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依其方式,可以劃分為當然設立、協議設立和公權力指定設立。
(一)當然設立,指第一順序人全體做監護人。
(二)協議設立,可分四種情況:
1、當第一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經其協議,只由其中一部分人做監護人。
2、經各順序人協議,由第二順序人做監護人。
3、經精神病人監護人各順序人協議,只由第三順序人或第四順序人做監護人。
4、經各順序人協議,由各順序人共同做監護人。
(三)公權力指定設立,即由主管組織指定監護人的設立方式。其要件為:
1、須不能依照當然設立和協議設立程序產生監護人,尤其對于何人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情況。
2、須由主管組織指定。關于主管組織,民法通則規定是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當父母不在同一單位時,則有兩個有資格指定的機關),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在為精神病人指定監護人時,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
綜上所述,一般對于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都會有一個法定的監護人,其職責需要對被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一般未成年人和其他患有精神病的人群都會有法定監護人,監護人的確定一般都在近親親屬中按順序決定的。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動產不得成立留置權
2021-03-04哪些財產可以抵押
2021-01-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鑒定費
2020-11-09傷殘鑒定可以申請幾次
2020-11-10外籍人協議離婚的注意事項
2021-01-03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