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企業的問題。
主要是招聘時的時候,夸大企業或是職位的好處,承諾各種不可能實現的諾言,畫各種餅給應聘者,導致應聘人員期望值過高,結果一到真實環境中上班,卻又是另一番模樣,由此產生落差或是不信任感而離職。
所以,有人戲稱招聘為“招騙”。解決這個問題是招聘人員應該對職位的要求和應聘者的條件都要做精準的定位。你要清楚兩個最主要的問題:
企業想要什么樣的人
2、應聘者是否符合要求。
不要以為難招,就不管什么人都先招進來再說。這樣的做法什么變相增加人力成本。會形成一種沒人--亂招人--新人離職--沒人--繼續亂招人--繼續新人離職這種惡性循環。是沒有任何效率的。
第二,是應聘人員自身的問題。
一般是應聘人員對自己定位不準,或者還沒有下定決心,拿定主意之后又臨時變卦。這種情況其實一般較少。這種情況的出現,更多的是企業的問題。題主問的入職后要怎么做。這個問題你其實不用思考了。你要做的是先把招聘這項工作理清了。招到合適的人了,入職后的工作才好開展……否則,就是進來--培訓--離職這樣的惡性循環……現今的現實也確實招人難。但這種招人難,對于一些有明確自我定位的企業,有明確要求的招聘人員那里,是不那么難的……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入職新單位相關法律規定
1、《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17條:用人單位招用職工時應查驗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以及其他能證明該職工與任何用人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的憑證,方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法》第91條: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6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該勞動者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連帶賠償的份額應不低于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總額的70%。向原用人單位賠償下列損失:(一)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二)因獲取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原用單位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可以列新的用人單位為第三人。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以列勞動者為第三人。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列為共同被告。
入職一天就走了后勞動者擔心有違法可以找律霸網律師來問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