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告他人誹謗怎么處理?
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按照《民訴法》規定,拒不執行生效判決或裁定的,由法院依法執行。這需要當事人向法院申請。《民訴法》規定: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
二、告他人誹謗怎樣索賠經濟損失
1、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侵害人的過錯程度是指侵害人進行侵權時的心理狀態。一般可以分為故意和過失,在故意的侵權的精神損害賠償中對于受害人造成的傷害一般要比過失情況下大得多。
2、侵害人的獲利情況。精神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以及精神損失的補償,同時也是對侵害人的一種懲罰,只有這樣才可以能夠達法的預防犯罪的目的。
3、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精神損害賠償既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和心理上補償也是對于侵權人的教育和懲罰,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必須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掌握一個度,才可以實現。
4、受害人精神受損害的程度和后果。侵權行為對于受害人造成的后果是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確定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當然這樣的后果并不是一定要造成受害人精神受損或者自殺才算,只要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了。
5、侵權行為的方式、場合和范圍。以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行為方式造成的后果一也不同。一般認為,在公共場合傳播有損他人人格權的內容所造成的精神損害要比在私下場合傳播大得多。
6、訴訟時當地的經濟狀況。我國是一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不同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要比西部和中部地區發達,同時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也比較明顯。
犯罪分子存在誹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來要求對方進行賠償,具體的賠償標準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進行審查和認定,特別是造成了經濟損失的,應當根據上述條件來對賠償的金額作出認定,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而定。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學生的分數屬于隱私嗎
2020-12-21子公司股權轉讓需要母公司股東會決議嗎
2021-01-30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遇到暴力拆遷時應該怎么做
2021-02-04什么樣的大棚拆遷補償高
2021-01-07拆遷公司是政府的組成部門嗎,出了事找誰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