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到侵害名譽權用請律師么
需要聘請律師進行相關的訴訟
①公民有維護自己名譽尊嚴的權利。名譽既然是社會對于一個公民的各方面的綜合評價,這種綜合評價是公民長期以來生活作風、品德、才能和素養的客觀反映,因此對于該具有客觀性的評價,公民有保持這種評價的完整性、客觀性的權利。
②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訴訟是維護自己權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譽權權利內容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證據的收集
在中國的刑事訴訟中,指司法機關發現和取得證據的活動。它是司法機關運用證據、認定案件事實的第一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有責任收集證據,查明案情;在中國的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舉證責任。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并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人民法院也應當根據職權,主動收集證據,以查明案情,解決爭議。
司法機關在訴訟中有權向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對于涉及國家機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在刑事訴訟中,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毀滅證據的,必須受法律追究。收集證據應當依靠群眾,遵守合法和客觀全面的原則。《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并且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收集證據的方法,在刑事訴訟中主要是現場勘驗,尸體檢驗,活體檢驗,詢問證人,訊問被告人,檢查,扣押和鑒定等;在民事訴訟中主要是詢問當事人和證人,調取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勘驗和鑒定等。
在西方,英美法系國家無論是在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中,都認為收集證據、提出證據是當事人的責任。在刑事訴訟中,警察官員和檢察官是作為控訴一方的當事人而負有收集證據責任的(見米蘭達規則)。大陸法系國家在民事訴訟中強調當事人應當收集、提供證據;但法院也可依職權收集證據。在刑事訴訟中則強調警察官員、檢察官、法官依職權主動搜集證據,而不以當事人的申請和提供證據為條件。
這類案件的證據應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遞交的證據必須合理、合法,我國的司法部門進行相關的審理。審理時按照我國的相關涉案人員和涉案單位應積極的配合這類案件的調查和辦理。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進行相關的判決和審理。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律師函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財產如何調查取證
2020-11-27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上訴狀
2021-01-13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別
2020-11-24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