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法人非法人享有名譽權不?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生命權等權利。名譽權可分為公民的名譽權和法人的名譽權。
1、公民的名譽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任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真人真事進行報道、評論、傳播時都不得與事實不符,而影響公民原有的社會評價。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誹謗的方法,損害他人的名譽。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陷害他人 敗壞他人名譽。
2、法人名譽權
法人的名譽權內容與公民的名譽權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內容有所狹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法人進行報道評論時,必須真實,與事實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散布與法人真實狀況不符的消息,敗壞其名譽。
二、如何判斷名譽權受到侵犯?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
3、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
綜上所述,名譽權不僅公民享有,法人也有自身的名譽權,在民法總則里面,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在市場競爭中,有些企業法人會被競爭對手誣陷誹謗,這種行為就構成侵犯名譽權。作為企業法人,可以在拿到名譽權被侵犯的有利證據后向法院起訴。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侵害名譽權打官司需要繳納多少訴訟費
新聞報道侵犯他人名譽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計積分的周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28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