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上誹謗尋釁滋事判刑標準是什么?
《刑法》二百四十六條明確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由此可見,對網絡誹謗犯罪予以制裁的法律規定是明確而又具體的。
對于網絡誹謗行為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國家法律規定有著嚴格的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從中可以看出,行為人要承擔四種民事責任:
1、停止侵害。不僅需要行為人自身停止繼續實施侵害的行為,也需要發布誹謗信息的網絡平臺,采取措施停止侵害行為。
2、恢復名譽。由于誹謗信息制造者及網絡信息平臺,已經發布或傳播了虛假信息,給被害人名譽造成損害,為被害人恢復名譽的唯一做法,就是在原有信息平臺上,發布為被害人恢復名譽的公開聲明,以正視聽。
3、消除影響。即通過刪除信息、屏蔽信息、剔除信息痕跡等方式,消除或避免誹謗信息內容的繼續傳播,防止對被害人負面影響的進一步擴大。
4、賠禮道歉。即捏造、發布及傳播誹謗信息的責任主體,要在原發布或傳播誹謗信息的網絡平臺上,通過發布文章等方式,向被害人公開賠禮道歉,彌補社會評價裂痕,贏得被害人的諒解。
二、網絡誹謗的認定標準有什么?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1)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2)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2、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3、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綜上所述,現在是網絡時代,每天都有大量信息充斥人們眼球,有些不法分子通過網絡平臺對他人誹謗詆毀,甚至是尋釁滋事。如果情節一般構成違法的,當事人會被治安處罰,拘留十五天以下。一旦構成犯罪,檢察院以尋釁滋事罪起訴的話,其將面臨最高三年有期徒刑的處罰。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和誹謗他人如何處理?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侮辱罪和誹謗罪相同點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兌匯票丟失可以公示催告嗎
2021-01-23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