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侵害名譽權與誹謗罪,好多人在這兩者之間弄不清楚,如何區分這兩宗關系呢?侵害名譽權與誹謗罪的關系及相輔相成又有所不同。遇到這兩種情況我們應采取那種措施進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呢?律霸小編給你整理的一下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
要注意民事侵權行為與誹謗罪的界限。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另外,《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實誹謗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規定: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通過以上閱讀我們得知,侵害名譽權與誹謗罪的關系既有聯系也有區別,法律上都有相應的處罰措施。了解了這些規定對我們日常生活中防止此類行為的發生也有一定的意義,尤其是現在互聯網如此發達,有時候無意間的行為可能就構成了侵害名譽權或誹謗,小編整理以上資料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土地含有地上物可以出讓么
2020-11-08巖汪湖鎮政府劃撥土地轉讓補辦出讓手續
2021-02-06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雙方是誰
2020-11-29私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