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法指定監護人的指定原則是什么?
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意見》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二、指定形式
根據《意見》第十七條的規定,有關組織指定監護人既可以書面形式通知,又可以口頭形式通知被指定人,而無須同時通知其他當事人或其它有關組織。這是因為:(一)根據《意見》第十九條的規定,只有被指定人對指定不服才有提起訴訟的權利,而其他當事人沒有這種權利;(二)有關組織之間都是并列關系,某一組織無須經過其他有關組織的同意,也不需要經過協商,便能作出指定的決定。這就決定了指定監護人的形式只需某一有關組織依照《民法總則》規定的原則予以指定,并書面或者口頭通知被指定人即可(在實踐中還是以書面通知為妥)。
《民法總則》規定的指定監護的權力機關,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指定監護可以用口頭方式,也可以用書面方式,只要指定監護的通知送到被指定人,指定即成立。被指定人不服指定的,可在接到指定通知次日起30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裁決。指定監護被指定人未提起訴訟時,自收到通知后滿30天后生效;在提起訴訟時,自法院裁決之日起生效。
三、指定機構
依照《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規定,指定監護人的機構是未成年人的父或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如果被監護人是未成年人的精神病人,根據《意見》第十三條的規定,應按照關于未成年人的規定辦理。但這僅對未發生訴訟的情況而言,如果是在訴訟過程中,則指定監護人的機構就只能是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了。
在非訴訟的指定監護人的過程中,作為指定機構的所在單位、所在居委會和所在村委會(以下統稱有關組織)處于一種特定的法律地位。這就是不僅在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情況下,有權也有義務為被監護人指定監護人,而且當某種情況出現時,還必須擔任某個被監護人的監護人。這些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故本文稱之為法定義務、法定監護人。
因為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無法對自己的人身和財產負責,國家也是為了保障他們的權益,不僅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同時也要求必須有監護人進行監管和保護,如果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父母都無法擔任監護人,那么相關部門也有權利和義務去重新指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