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是否應列為被告應該怎么處分
首先《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此處法條明確規定監護人承擔的是侵權責任,既然是侵權責任,那么就應該直接列其為被告,比如在未成年侵權案件中以往都是列其監護人為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參加訴訟,該理解源自《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贝颂幰幎ㄎ闯赡耆说谋O護人就未成年人致他人損害行為承擔的是賠償責任,而根據新法優于舊法,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侵權責任法頒布后應以侵權責任法規定的監護人承擔的是侵權責任為準。
其次,在未成年侵權時把監護人直接列為被告便于訴訟程序的統一性,因為只有在法院的裁判文書中明確列為被告才能是被執行的責任主體,實踐中在未成年侵權情形下把監護人列為法定代理人參加,但是在執行階段就直接執行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這種做法給人造成一種誤解,法定代理人不是被告卻要遭受直接執行,這在法理上能講得通,但是法院的裁判文書必須具有很強的可執行性,且執行的對象應該明確,不應再經過法理的推導。
第三,未成年侵權情形下法定代理人承擔責任的原則是過錯推定原則,故未成年的法定代理人很明確就是承擔責任的主題,未成年是否有財產僅僅是法庭應查明的一個事實,但法定代理人直接列為被告更有利于體現法定代理人應承擔的責任類型。
第四,在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中,比較雇主雇員責任、保險公司的保險責任中,雇員造成損害的就直接列雇主為被告,保險公司賠償中保險公司只是一種替代賠償責任,也是列其為被告,因為此類案件諸如雇主、保險公司都是終局的責任承擔者,在實踐中也比較同一即直接列其為被告,因此在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案件中,也應直接把監護人列為被告參加訴訟。
個人認為未成年人犯法,應該適當的讓本人自己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這樣被監護人才不會心存僥幸,當然了主要是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其余的責任可由被監護人承擔。其實監護人的責任比較重大,要引導被監護人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收購的公司要注銷嗎
2020-11-11無效合同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1-10什么是強制拆遷?強制拆遷的種類和程序
2020-11-16征地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02公款做理財產品違法嗎
2021-03-05治安拘留單位如何處理
2021-01-16經濟糾紛會異地審理嗎
2021-03-25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