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監護人的好處是什么?
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
二、法律定義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三、詳細介紹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在我國,因為未成年人的心智沒有發育完全,很容易受到引導和歪曲,所以制定監護人政策不僅要對他們的人身安全作出保障,同時也要對他們起到教育和引導的作用,當未成年人的行為沒有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作為監護人也要第一時間進行規勸,并及時進行教育。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賠償款分割有期限嗎
2021-01-31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再保險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