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可以處理被監護人財產依據是什么?
我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與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是不太一樣的,對于未成年人法定的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父母,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則法定第一監護人應該是其配偶。
二、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制度,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由此可見,監護人對于被監護人的財產是應該有一個非常全面的認識的。比如被監護人在學校把別的同學打傷的情況下,監護人在履行連帶賠償責任的時候,如果被監護人名下有財產,此時就可以用被監護人的財產去賠償,其他不是用于被監護人人身成長和其相關權益的情況下,被監護人的財產不屬于監護人可以隨意處置的范圍。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雙方應交哪些證據
2021-03-14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何謂家庭冷暴力?發生家庭冷暴力怎么處理
2020-12-0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