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聾啞人拐賣兒童屬于犯罪嗎?
顯然是屬于犯罪的,聾啞人也是可以作為犯罪主體來認定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 拐騙兒童罪是以欺騙,引誘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滿14周歲的男,女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
“拐騙”,主要是使用欺騙、利誘或者其他手段,將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帶走。“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是使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離開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致使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監護人不能繼續對該未成年人行使監護權。依據中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監護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以及其他依法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的人。
二、主要特征
本罪具有如下特征:
1.犯罪的客體是他人的家庭關系和兒童的合法權益.侵犯的對象是不滿14周歲的男女兒童.
2.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拐騙不滿14周歲的男女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所謂拐騙,即指使用欺騙,引誘等方法將兒童弄走,使之脫離家庭和監護人.
3.在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犯罪的目的大多是為了收養,有的也可能是供自己使喚,奴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2條規定,拐騙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采用蒙騙、利誘或者其他方法,使兒童脫離自己的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所謂拐騙,可能是直接對兒童實行,也可能是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實行。拐騙的手段是多種多樣。比如,給兒童愛吃的食物、喜愛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帶去玩耍等,騙取兒童的好感后將其拐走。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則往往是以獻殷勤、假意幫助照看孩子、表示喜愛兒童等手段騙取信任后,尋找機會將兒童騙走或者將嬰兒偷偷抱走??傊?,使用各種手段拐騙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是拐騙兒童罪在客觀方面的重要特征。
我國法律上對于拐賣兒童的犯罪事實判罰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拐賣兒童行為顯然對社會的安全穩定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公民在發現聾啞存在拐賣兒童的情況下,可以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并配合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堅持打擊犯罪行為。
拐賣兒童罪有哪些加重處罰的情形
拐賣兒童罪和拐騙兒童罪有什么區別?
拐賣兒童罪的起訴期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的決議是否有效
2021-02-12二手房交易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2公司成立幾年內不能轉讓股權
2021-02-20反擔保解除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08如何反家暴
2021-02-09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