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毀壞財物罪治安處罰措施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小、情節較輕的,則屬一般違法行為,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給予拘留或警告,單處或并處罰款,責令賠償損失。
所謂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故意毀壞財物數額5000元以上;或故意毀壞財物三次以上;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財物或有其他嚴重情形均構成犯罪。
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構成要件有什么?
1、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犯罪對象可以是各種形式的公私財物,包括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動產、不動產等等。但是,如果行為人所故意毀壞的是本法另有規定的某些特定財物,危害其他客體要件的,應按本法有關規定處理。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3、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獲取財物而是將財物毀壞。這是侵犯財產罪中毀財型犯罪與其他貪利型犯罪的根本區別。
犯罪動機各種各樣,一般是出于個人報復或妒嫉等心理。除本法特別規定的失火、過失決水、過失爆炸以及過失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備、易燃易爆設備、廣播電視、電信設施等犯罪需按有關條文追究刑事責任外,過失毀壞公私財物的,不構成犯罪,屬于民事賠償問題。
綜上所述,作為公民應該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律法規,愛護公私財物。如果故意損毀,數額較小不構成犯罪,其可能會被公安機關給予治安處罰。根據相關條款,處罰標準是五日以上拘留,最長是十五日,并且可以處以最多一千元的罰款。對于破壞的財物,當事人要修復或者賠償。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如何界定故意毀壞財物罪
故意毀壞財物罪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公示催告的管轄
2021-01-28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醫療糾紛二審多長時間
2021-03-15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公司拆遷補償款用現金行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