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流轉人能否取得征地補償款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土地使用權流轉后,流轉人一般是不能取得征地補償款的,土地補償款歸農村集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征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
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土地使用權流轉后,流轉人一般是不能取得征地補償款的,土地補償款歸農村集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作假有什么后果
2021-01-21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