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行為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對此民法中和侵權責任法中對侵權行為都有相關的規范,在生活中遇到侵犯自己財產或者生命健康的行為應當用于運用法律的規定維護自己權利,當然情況不嚴重的情況之下也可以選擇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盡快到法院立案,交給法院來判決,接下來讓小編告訴大家侵權財產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一、侵權財產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財產損害賠償范圍
1、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后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財產損害賠償的原則
我國國家賠償中財產賠償是以金錢賠償為主,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賠禮道歉為輔的賠償方式,依照可能出現的賠償情形,
財產損害賠償的標準
二、關于財產損害賠償的標準,可以作出如下的分類:
1、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賠償。
對于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權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行為,屬于物之失去控制,與之相適應的最好賠償是返還財產。
2、查封、扣壓、凍結財產造成的賠償。
查封、扣壓、凍結財產的,應當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應當返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3、財產已經拍賣的賠償。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財產實行違法強制措施后,如果對財產已經進行了拍賣,原物已經不存在或已為他人所有,恢復原狀已不可能,便應給予金錢賠償。對已拍賣財產的賠償,國家賠償法規定是給付拍賣所得價款。
4、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法規定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造成損害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所謂“必要的經常性”的費用開支是指企業、商店、公民等停產停業期間用于維持其生存的基本開支,如水電費、房屋租金、職工基本工資等。其中職工基本工資是按國家統一規定的勞保工資的平均數來計算的。但不賠償法人或組織在正常情況下,在此期間必定能獲得的利益,也不賠償停產停業期間的一切開支,而只是賠償必要的經常性費用,并且是賠償損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5、財產權其他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法規定,對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所謂“直接損失”,是指因遭受不法侵害而使現有財產的必然減少或消滅。其次,除直接損失外,可預期利益、間接損失都是相對人未實際取得的利益,不能排除意外情況的發生是無法實際取得的風險。
三、《侵權責任法》對于侵害他人財產權的有關規定
第十九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一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綜上所述,侵害他人財產的行為隨處可見,有的人選擇息事寧人,有的人會及時對財產損失進行評估,要求對方賠償,在民事案件當中,侵權行為所導致的賠償金額一般是以實際損失計算的,損失的財產既可以是有有形財產也可以是無形財產。
侵權責任法全文最新
財產侵權損害賠償范圍是什么?
財產侵權賠償標準是按照侵權合法財產實際損失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在兩塊地上如何建物
2021-01-09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報送什么文件
2020-11-23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1萬借條違約金能寫多少
2021-03-23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