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過繼后是否屬于收養
收養是指收養人和被收養人之間以設立親子關系為目的的法律行為;立嗣,又叫過繼,主要是指沒有兒子的男子,立同族的子侄為傳宗接代之人。
立嗣的性質并不等同于法律意義上的收養。首先,立嗣者可以有子女,而收養人必須沒有子女;其次,只有同族的男子才能被立嗣,而在收養關系中,無論是否同族、無論男女,都可以被收養;再次,男子被立嗣后,在法律上與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系不變,而收養關系一旦成立,養子女與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系也就終止了。
“嗣子”與“父母”之間是否享有繼承權,關鍵在于是否形成了事實收養關系。如果形成,那么“嗣子”相當于養子,其和“父母”的撫育、贍養、繼承等法律關系,與生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一樣。
《收養法》頒布實施之后,構成事實收養的立嗣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是過繼三方一致同意;二是過繼子女與過繼父母以父母子女相稱,并解除了與生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三是過繼子女與過繼父母之間形成了扶養關系。
二、過繼子女與生父母的關系如何
在過繼認定有效的情況下,過繼子女與親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系是否也如收養關系一樣因過繼事實而消滅呢?根據民法的相關理念,過繼子女與親生父母的關系應依據過繼協議來確定。過繼協議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或強行性規定,應具有法律效力。進一步說,承認協議效力就是尊重民俗,能使裁判獲得廣泛的認同,真正實現定紛止爭。因此,協議約定過繼之后,不再與生父母發生關系的,可以按照收養事實處理;協議約定過繼之后,仍應對親生父母承擔贍養義務,仍有權繼承親生父母之財產的,應當認定過繼之后,過繼子女與親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系不變。象“一支開幾門”這種情形,如果完全按照收養關系來處理,社會效果就很差。如果過繼協議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要結合過繼子女與生父母之間是否存在扶養事實來認定。
民間中認為的過繼子女,其實要看具體的操作,才能確定是否可以認定為法律意義上的收養。符合條件要求,也辦理了手續或者進行了公證的,自然當事人之間就能成立合法有效的收養關系。而一旦成立收養關系,過繼的子女與其親生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也就會消滅。
收養登記的范圍是怎樣的?
收養子女應到哪個機關登記
事實收養的孩子上戶口程序是怎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侵權勝訴如何獲得賠償
2021-02-04無權轉租的合同效力有哪些
2020-12-14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