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公司不簽勞動合同的維權方式是: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舉報投訴。勞動糾紛只能先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再起訴。直接起訴法院不受理。
沒有勞動合同,在單位工作不超過一年的,可以要求從入職第二個月起的雙倍工資補償。超過一年的視為無固定期合同。
二、公司不簽勞動合同有什么法律責任?
1、未簽勞動合同需賠雙倍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因此企業在解除勞動關系時應支付雙倍工資。若未支付,職工可申請勞動仲裁。
2、若簽了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員工辭職需提前30日通知企業。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辭職可能會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未簽合勞動同,勞動者可隨時解除關系,不用承擔賠償責任。這樣一來企業對勞動者的約束力就變弱了。
3、未簽勞動合同能引起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成立。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對企業是不利的。
4、單位不能以試用不合格為由辭退職工。
《勞動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簽了合同約定了試用期,企業就能在試用期內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隨時辭退職工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未簽勞動合同就不存在試用期的問題,辭退職工就必須給付經濟補償金。
5、未簽勞動合同依然不能免除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保費的義務。
法律規定只要勞動關系存在,企業就應履行勞動法規定的各項義務。若不履行,勞動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公司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單就公司而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比較大。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中的規定,如果因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到期后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工資損失、工傷、醫療等待遇損失的,除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外,同時還要支付25%的額外賠償費用。勞動行政部門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給予行政處罰等等。
不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不簽勞動合同可以交五險一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區別
2021-02-23工資欠條算勞動爭議案件嗎
2020-11-13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