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中菜地與耕地的補償是一樣的嗎
首先菜地和農田的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規則規定,國家對于農村土地征用補償安置政策如下:
一、征地補償費用的種類
征地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和其它補償費。
1、土地補償費,是指因國家征收土地對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損失的補償。
2、安置補助費,是指因國家征收農民集體土地后,為了解決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的并取得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因失去土地造成的生活困難,而給予的補助費用。
3、青苗補償費,是指對征收土地上生長的農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等造成損失所給予的補償費用。
4、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對被征收土地上的各種地上建筑物、構建物,如房屋、水井、道路、管線、水渠等拆遷和恢復費用以及被征收土地上林木的補償或者砍伐費用。
5、其它補償費,是指除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之外的其他補償費用,即因征收土地給征地的農民造成的其他方面的損失而支付的費用,如水利設施恢復費用、誤工費、搬遷費、基礎設施恢復費用等。
二、征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按照下列標準執行:
(1)征用基本農田的,水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倍補償,旱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九倍補償;
(2)征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的,水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九倍補償;旱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七倍補償;
(3)征用菜地、魚塘、藕塘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倍補償;
(4)征用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林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九倍補償;
(5)征用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林地,已有收獲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七倍補償,未有收獲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三至四倍補償;
(6)征用苗圃、花圃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四倍補償;
(7)征用輪歇地、牧草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二至三倍補償;
(8)征用荒山、荒地、荒溝等未利用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一至二倍補償。上述地類按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結果確定。
三、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下列標準執行:
1、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總額分別為:①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6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②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5公頃不超過0.06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倍;③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4公頃不超過0.05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倍;④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3公頃不超過0.04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倍;⑤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25公頃不超過0.03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二倍;⑥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2公頃不超過0.025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四倍;⑦征用前人均耕地不超過0.02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2、征用林地、牧草地、養殖水面等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總額為該農用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
3、征用荒山、荒地、荒灘和其他無收益的土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四、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1、屬短期農作物的,按一造產值補償,屬多年生農作物的,根據其種植期和生長期長短給予合理補償;
2、林(果、竹)木有條件移栽的,應當組織移栽,付給移栽人工費和木苗損失費,不能移栽的,給予作價補償;
3、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構筑物,按重置價格并結合成新確定補償費,具體標準由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規定。對在非法占用土地上建設的建筑物、構筑物,在征地公告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林(果、竹)木和搶建的建筑物、構筑物,不予補償。
五、征地補償費用的構成有哪些?
(一)土地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的對象包括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而補償費的標準有二:
1、按照耕地土地補償費=被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補償系數,此處的補償系數是在法律、法規的限定范圍內,綜合考慮被征地的具體條件,并結合以往征地費用標準,予以確定的;
2、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意見》的規定,目前各省級人民政府陸續制定的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該標準是從2009年起逐步公布實施的。
具體適用哪項標準則是可以選擇的。
(二)青苗補償費
這一補償費的羅列旨在對正處于生長階段而未能收獲的農作物,因征收土地需要使農民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土地承包者或土地實際使用者以經濟補償。補償標準,一般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期按一季的產值或一季產值的一定比例予以補償。具體的標準由各省級人民政府規定。
(三)附著物補償費
這一補償費包括地上和地下的各種建筑物、構筑物的拆遷和重置費用等,這些附著物不少都是價值不菲的,因此應當對所有權人進行補償。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目前對附著物的補償標準應當由省級地方人大通過立法或政府通過制定規章的方式來確定,但在實踐中不少補償標準的制定權限都會下放至市縣級政府。
(四)安置補助費
根據國土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規定,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方式主要包括:農業生產安置、重新擇業安置、入股分紅安置和異地移民安置。安置補助費是為了對以土地為取得主要生活來源的農民的生活給予的補助費用,計算公式為:安置補助費=基數*系數。其中的基數即每一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具體數值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6倍;系數為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
(五)社會保障費
社會保障費用的支出旨在對失去生產資料的農業人員,在日后面臨生活困難時可得到救濟,實踐中社會保障費用多數還是按照應當繳納的社保費用進行計算的。
農民們由于法律知識的匱乏,往往不會很好的利用法律知識來捍衛自己的利益。而這些耕地補償款也并不會直接發放到農民們的手中,而是層層遞進最后才到農民的手中。所以才會加深農民對國家征地的誤解,通過上述律霸網小編整理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國家在征地方面的補償是不一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有什么聯系
2020-11-08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