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訴家暴需要什么證據
一旦遭受家庭暴力,作為受害者應當盡早的收集和保存相關的證據,在發生家庭暴力的時候,是收集證據的最佳時機。如果時間過長,沒有及時保存相關證據,就可能導致證據的滅失,這對于事后的權益的保護和救濟都很不利。從自己的工作當中可以總結出如下的幾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證人證言。發生家庭暴力時有可能會被其他人員目睹到,比如說小區的保安,比如說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還有保姆或者是鄰居等等。如果這些人曾經親眼目睹過家庭暴力的發生,那么可以盡可能早的和他們做一些溝通工作,或者委托律師以調查筆錄的方式向證人進行取證。
第二、如果家庭暴力發生后,曾經報過警,那么警方那里會有出警記錄,通常警方對家庭暴力的處理會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會在派出所對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別進行問話,并制作筆錄。
第三、醫院的診斷證明和治療的憑據。如果受害人受傷了應當由公安機關出具法醫鑒定的介紹信,對傷情進行司法鑒定,同時受害者需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治療,那么治療時還會有醫院的診斷證明和醫藥費的收據以及病例。這些書證都應當好好的保留,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續性治療,有關書證也應當妥善的保存。
二、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家庭暴力離婚賠償的侵害對象是人身損害,賠償范圍是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兩個方面。
遭受家庭暴力一方是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根據我國《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由于因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件,無過錯方可以要求有過錯一方進行家庭暴力離婚賠償。
家庭暴力離婚賠償的侵害對象是人身損害,賠償范圍是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兩個方面。在家庭暴力情形下。這里物質損害主要包括由于身體、精神受到傷害而產生的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等等。精神上痛苦是極其主觀的感受,別人無從得知,從而精神損害不可能精確計算,只能委之于法官憑借司法經驗,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惡意、情節、常理、醫學鑒定等因素予以判斷。下面是司法實踐中運用的一些原則:
(一)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家庭暴力離婚賠償請求的,必須與離婚訴訟同時提出。
(二)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沒有提出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在二審時提出來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后一年內另行起訴。
(三)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提起家庭暴力離婚賠償的,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就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問題單獨提起訴訟。
家庭暴力更多是作用與被害人的身體上面,讓其身體或者精神飽受折磨。可能會給受害人造成輕傷、重傷或死亡的損害結果,而這一行為往往也會讓家庭關系破裂,夫妻最終走向離婚。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起訴離婚,經調解無效,在有家庭暴力的情況下,那么可以準許夫妻離婚。
被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判?
關于家暴什么程度可以判刑
一方有家暴離婚孩子判給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陳蛟律師,男,漢族,兼修法律與管理,獲法學學位與管理學學位,民商事專業律師。2015年至今就職于貴州北斗星律師事務所(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省級文明律師事務所、貴州省人民滿意的律師事務所)。2018年9月份,陳蛟律師代理的貴陽市某小區業主起訴某房開退還“三通費”一案經貴陽市云巖區法院一審、貴陽市中院二審,二審法院采納本律師代理意見,某房開需要退還已收取的“三通費”。隨后該案被'百姓關注'報道,多家媒體公眾號轉載。2018年10月26日,陳蛟律師接受貴陽廣播電視臺采訪,就房開企業收取“三通費”一事作出公開解答。 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陳蛟律師致力于為每一位當事人提供最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有誰
2021-01-02整形美容失敗可否要求醫療損害賠償
2020-12-02工傷賠償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1-24軍人外遇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11<交通事故篇> 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存時,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賠償?(限江蘇范圍)
2020-12-19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