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概括起來有三大亮點:一是將各區征地補償標準以及青苗補償標準進一步細化,使其更具操作性;二是農民房復建安置標準與現有三舊改造等相關規定統一,均按照280平方米套內面積復建安置;三是加強了信息公開力度。
《辦法》起草說明中稱,土地補償的具體標準根據土地區位、土地產值、土地供求關系和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綜合因素確定,體現被征收土地的價值和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
要點一:不同安置方式復合并用
目前,征地補償方式是以貨幣補償為主,就業安置等方式為輔,但是單一的補償安置方式并不能滿足被征地農民的安置需求。
此次《辦法》提出將不同的安置方式復合并用,給農民以選擇權,形成優勢互補、切實可行的多樣化安置方式。就土地安置而言,可以選擇留用地安置方式、社會保障方式、入股分紅方式。
據了解,留用地安置在廣州已實踐多年,在此基礎上,此次《辦法》提出近郊區可實行貨幣或者物業補償,遠郊區可按規劃要求就近留地。針對社會保障方式,《辦法》按照國家、省、市出臺了一系列專門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的政策文件,作原則性指引規定條款。
入股分紅方式規定有長期穩定收益的建設項目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以合法土地使用權入股,保障農民享有的土地增值收益權,使土地增值收益在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合理分配。
要點二:搶種、搶建青苗和建筑不賠
《辦法》設置“征地預告”程序。根據《辦法》,應當公示的內容包括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而且要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
征地公告應當在被征地所在地的村(聯社)、村民小組(社)內張貼公示。其中,征收村(聯社)集體土地的,在村(聯社)公示欄公示;征收村民小組(社)集體土地的,在村民小組(社)辦公地點張貼公示,村民小組(社)沒有固定辦公場所的,可在該村民小組(社)內村民聚居地的明顯位置張貼公示;征收鄉(鎮)農民集體土地的,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張貼公示。
在告知后,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要點三:優先安排復建安置
對于村集體物業的補償,優先給予復建安置,不具備復建安置條件的由征收部門按貨幣補償計算方式給予補償。造成物業所有人、承租人停產停業損失的,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標準予以補償。
《辦法》明確房屋安置方式的選擇排序為復建安置、產權調換和貨幣補償。即在尊重被征收房屋權利人意愿的基礎上,優先安排復建安置;不具備復建安置條件的,則實行產權調換及貨幣補償。若選擇復建安置或產權調換,還需結清新舊房屋的差價。
要點四:07年7月后的違建不予補償
按照廣東省有關規定,以2007年6月30日為界,在此之后的一律不予補償。
而在此之前的,若已完善歷史用地手續且符合《廣州市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管理規定》,經村集體批準使用宅基地的,現狀房屋套內建筑面積不超過280平方米,原則上按“拆一補一”復建安置,超出部分建筑面積不予復建安置,按被征收房屋重置價給予貨幣補償。
不具備復建安置條件的,按照房屋補償計算標準實行貨幣補償;屬于未經村集體批準,私自占地建設的不予復建安置,按建安成本價給予貨幣補償。
要點五:房屋重置單價不包地價
貨幣補償的計算標準為:
被征收房屋重置單價×房屋套內建筑面積+區位補償單價×土地補償面積。
需要說明的是,為兼顧征地效率和合理補償,《辦法》規定的房屋重置單價為重建房屋的費用,不包含地價,也不采用國有土地上房屋評估的方式;區位補償單價體現地價,按被征地所在區域用地基準地價級別價的40%計算,以后可視情況作相應調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開庭流程
2021-01-13解除合同怎么進行司法認定
2021-01-12醫療糾紛處理的途徑有哪幾種
2021-01-27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