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章論述了破產程序的終結問題。破產程序的進行,最后應有依法終結之時。在破產程序進行中,如果發生了諸如破產分配完成、債權人已經得到清償、債務人已無財產可供分配等情況,或者由于其他原因的出現,使得破產程序的進行已無必要時,法院應及時裁定終結破產程序。免責和復權是與破產程序的終結密切相關的兩個問題。免責是對破產債務人的一種保護措施,它可以使債務人在法定條件下及時擺脫通過破產程序仍未能清償的債務的重負,謀求新的發展,開始新的生活。而復權制度的存在,旨在解除法律對破產人權利和資格的種種限制,恢復其正常的法律地位,以便使其更好地獲得經濟上的更生和復蘇。由于我國現行破產立法并未賦予自然人以破產能力,因而,本章關于免責和復權的討論主要限于國外立法例的分析。
本章第一節著重討論了引起破產程序終結的法律事實,即破產程序終結的原因,終結破產案件的程序,以及破產程序終結的法律效力。第二、三節簡單介紹了世界上幾個主要國家有關破產免責制度和復權制度的立法例,進行了比較研究,并在借鑒各國破產立法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的相關立法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立法建議。
重點問題
1.破產程序終結的原因。
2.破產程序終結的法律效力。
3.免責制度的概念和意義。
4.破產人獲得復權的方式。
第一節破產程序終結的原因和終結的程序
一、破產程序終結的原因
破產程序終結的原因,是指引起破產程序終結的法律事實。由于債務人自身情況、破產財產的狀況和破產預防程序的法律構造的不同,各國破產立法關于破產程序終結原因的規定也有所不同。日本破產法和德國破產法大多將破產程序終結的原因分為破產分配終結、因強制和解的成立而終結和因破產廢止而終結。我國臺灣地區破產法也將破產程序的終結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因調協成立而終結;二是因最終分配而終結;三是因法院裁定宣告破產終止而終結。我國《破產法》規定的程序終結方式也有三種:其一,由和解整頓程序完成引發的終結;其二,債務人的破產財產不足以支付破產費用的;其三,破產財產分配完畢后的終結。通過以上列舉不難看出,各國破產立法中有關破產程序終結原因的規定大同小異,不同點主要是和解協議成立后是否終結破產程序。我國破產立法對此采取否定態度,即規定和解協議的成立只產生破產中止的效力。待和解整頓程序開始后,視和解整頓程序進行的結果如何而采用不同的終結方式。總體說來,破產程序可因以下事實的發生而終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